雷根「星戰計畫」 10年狂砸300億 當年拖垮蘇聯

川普總統發表的最新飛彈防禦評估報告,被華府政治圈視為新版的「星戰計畫」,也就是延續30多年前雷根總統提出的戰略防衛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因為雙方相同點就是在太空部署可摧毀敵人飛彈的攻擊性武器。

外界一般看法是,1983年雷根總統提出SDI後,由於開發經費龐大,被迫加入太空軍備競賽的蘇聯不堪負荷,終於在1991年底解體。

但到了1993年,阿肯色州選出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邦普斯(Dale Bumpers)曾公開質疑,聯邦政府十年來在SDI耗費300億元,卻從未在太空部署任何攻擊性武器,因此後來一直有陰謀論者認為,SDI可能只是雷根總統主導的一個空殼子計畫。

「每日郵報」報導,根據1983年3月雷根總統的全國電視演說,SDI就是要在太空部署雷射裝備,可在敵方飛彈尚未重回大氣層時,就在飛行半途追蹤與擊毀,這個觀念比先前從陸地或海上發射攔截飛彈的概念又進了一步。

雷射光的行進速度是光速,每秒達18萬哩;當時最佳的飛彈技術可做出音速三倍的飛彈,但雷射光速度又快上80倍。

雷根提出SDI後幾個月,全案進入開發階段。當時軍方提出的許多高科技武器概念,看來都匪夷所思,有如科幻小說的情節,例如可以在半空中把敵人飛彈完全擊毀的粒子波束武器、X光雷射、太空核子武器,以及從地面上的高動能磁軌砲(railgun)開砲攻擊在太空的目標。

其次,在太空的一系列衛星若偵測到敵方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將自動啟動反制武器,擊落敵人飛彈。

舉例來說,配備雷射的人造衛星,可一次摧毀十幾個敵人飛彈,讓蘇聯最有威力的武器馬上完蛋。

到了1991年,美國還沒有在太空軌道部署任何雷射武器,但蘇聯已經垮台了。至於雷根總統當年到底是空口說白話,還是真正相信可以實現SDI,只能留待歷史證明。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34歲失婚華女 精神抑鬱跳樓亡
政府停擺 食安沒人把關 專家:這些東西…暫時不要吃
不讓我上台 就不讓妳出國 川普對波洛西祭報復性旅行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