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進入「三國鼎立」時代 林昭陽:中華電行動營收市占達40%!大幅領先同業

電信業進入「三國鼎立」時代 林昭陽:中華電行動營收市占達40%!大幅領先同業
電信業進入「三國鼎立」時代 林昭陽:中華電行動營收市占達40%!大幅領先同業


中華電信今(5/31)舉辦113年度股東常會。總經理林昭陽進行112年營業報告。他指出中華電信去年整體行動用戶數達1,313.8萬。其中,整體 5G用戶數超過三百萬。行動客戶數市占達37.6%,行動營收市占亦達40%,持續超越行動客戶市占,且大幅領先同業。

林昭陽表示,112年全球迎來COVID-19疫情解封後的復甦與商機。國境開放帶動國際漫遊營收成長;供應鏈壓力緩解促進高階手機銷量,進一步推升5G滲透率;數位轉型未因疫情趨緩而停止,數位應用持續發展,甚至成為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推手。

另一方面,國際局勢快速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網路韌性與數位韌性也為電信業帶來機會與挑戰。台灣電信市場在去年12月完成整併,電信業重回三家電信商的態勢。中華電信在此國內外環境下,透過經營團隊與全體員工的努力打拼,交出亮眼的營運績效,持續並擴大領先同業112年合併營收達2,232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達369.2億元,每股盈餘達4.76元。集團營收、獲利連年成長且超越財測高標,攀上六年新高,不辜負股東期待。

林昭陽指出,中華電信112年整體行動用戶數不斷成長,達1,313.8萬。其中,整體 5G用戶數超過三百萬,全台第一。穩定的5G滲透率亦帶動行動營收穩健走揚。截至112年底,中華電信行動客戶數市占達37.6%,行動營收市占達40%,持續超越行動客戶市占,且大幅領先同業。

雖然台灣整體行動用戶數於112年呈現淨減,但中華電信在市場整併過程中,月租型行動用戶數卻逆勢增加,全年的每月客戶數年增率皆正成長。在用戶數成長與升級5G的帶動下,中華電信112年整體行動服務營收年增 6.4%,行動月租之每用戶平均貢獻(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年增 4.2%,稱霸同業。

其中,全年4G升5G平均月繳金額年成長達44.9%,表現亮眼。固網寬頻部分,延續111年的「跨階升速」策略。去年雙管齊下,一方面成功地讓 300Mbps以上高速產品躍升為固網寬頻主流,客戶數年增32.4%。另一方面鼓勵低速客戶升速。去年12月,固網寬頻 ARPU達783元,年增 1.1%。未來,中華電信會持續優化客戶結構,提供客戶Gbps高速服務,並鼓勵客戶升速,也讓ARPU持續成長。

112年成立「中華數位文創管理顧問公司」,佈局文化創意產業,加大對內容產製的投資,開發IP應用的無限商機。在企業客戶耕耘上,持續以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及資安(Cloud and Cybersecurity)等技術發展為不同行業別發展資通訊解決方案。

林昭陽強調,中華電信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亦迭創佳績,除了將國際客戶帶進台灣,推升IDC與雲端業務外,也跟隨台商腳步,將台灣帶向國際,更積極在國際市場與當地策略夥伴發展業務。該公司在日本成功取得當地電信通信工事之特定建設業許可,有利擴大在日本的資通訊業務規模;在泰國與醫院及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發展遠距醫療與智慧城市應用;在歐洲與波蘭 EXATEL 簽訂合作備忘錄,發展新興業務。

他表示,除了多年來在美國、日本與東南亞市場的耕耘外,中華電信也預計在113年將觸角伸向歐洲,藉由設立子公司,複製海外成功經驗,衝刺歐洲業務。112年,引領全球行動通訊技術發展之 3GPP標準組織在台灣舉辦會議,中華電信受邀針對 6G 發展進行演說,見證台灣在國際行動標準上的貢獻。

林昭陽說,為發展以全光網路為中心的創新電信技術,中華電信與日本NTT Corporation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發展 IOWN(Innovative Optical and Wireless Network)創新應用。面對全球對網路韌性的要求漸增,以及低軌衛星的商業應用普及,中華電信以衛星技術優勢,於112年取得OneWeb台灣低軌衛星獨家代理合約,不僅強化台灣的整體網路韌性,也引領台灣進入低軌衛星應用的新紀元。

中華電信112年資本支出為307.4億元,主要用於精準建設5G及核心接取網路、興建IDC及佈局國際海纜,以回應Over-the-top (OTT)等服務帶動的數位轉型商機;亦持續汰除高耗能設備,加速達成減碳目標。

林昭陽表示,由於電信業務穩定成長,資通訊業務獲利提升,銷貨收入隨供應鏈議題解除而增加,112年每股盈餘年成長1.3%,加上公司有效地規劃及配置資源,公司持續維持穩健的財務體質與強勁的現金流。秉持將盈餘回饋股東的初衷,112年現金股利維持近100%的配發率。未來仍將維持穩定股利政策,積極回應股東期待。

更多太報報導
中華電信股東會馬拉松開跑 小股東一早就給郭水義下馬威
遭控開強波車蒐集立院周邊數據 中華電: 回應民眾需求 維持通訊品質
青鳥群眾「個資」分析惹疑慮 中華電信: 與王義川無任何接觸 大數據均已去識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