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大漲 學者憂通膨加劇不利出口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27日主持「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審議111年上半年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會後記者會,宣布平均電價漲幅為8.4%,住宅用電每月1000度以下基本民生用電不漲。(鄧博仁攝)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27日主持「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審議111年上半年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會後記者會,宣布平均電價漲幅為8.4%,住宅用電每月1000度以下基本民生用電不漲。(鄧博仁攝)

電價終結連七凍!外界憂心漲價將讓通貨膨脹加劇,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政府調漲電價是合理想法,但此時調漲工業大戶,且一口氣漲15%卻是不合時宜,產業界下半年出口肯定受影響;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更以原油價格飆漲來推估未來電價,他憂心指出,非核家園政策扭曲能源結構,將使電價成本波動幅度變大。

國泰金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昨表示,電價調漲首當其衝是物價,預估將推升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0.4個百分點:以這次團隊預估全年CPI近3%來看,全年CPI可能來到3.4%的水準。他說,電價上漲對今年GDP影響較小,預測衝擊不到0.1個百分點。

另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發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為64.14點,指數創12年半新低,影響指數的六大指標全數下滑,其中,民眾對未來半年物價水準信心顯著下降到26.65點,創13年7個月新低;執行長吳大任表示,俄烏戰爭、油價上漲,民眾已經感受到生活壓力。

吳大任認為,政府此時調漲工業大戶,且一口氣漲15%不合時宜,理由很簡單,產品銷售的終端市場美國,美國正處於通貨膨脹8.6%的壓力,歐洲生產者物價指數更來到30%,通膨壓力不亞於美國。

當歐、美消費市場正大受打擊,我國下半年出口肯定會受影響,政府調漲電價,無疑對企業是雪上加霜,最後衍生失業、無薪假,這些社會成本還不是得由全民埋單。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則對CPI看法較為樂觀,他認為,這次電價調漲與過往不同,政府照顧民生用電,對CPI的衝擊不會像以往這麼大;由於電價調漲集中工業生產大戶,會拉高廠商的生產成本,若這些產品以外銷為主,對台灣物價沒有影響,但若是內銷產品,則會影響躉售物價(WPI)。

吳再益說,廠商生產成本增加,可能會自行吸收、也可能調漲售價,若調漲售價就會影響消費者物價,反映到CPI會有遞延效應。

更多相關新聞
用電大戶受處罰 林伯豐促重啟核電
南北捷運喊漲 通勤族荷包恐失血
很難達標?住宅用電千度以下凍漲 「冷氣這樣吹」就破千
電價調漲台電估回補290億 今年虧損恐仍破千億
「阿嬤的冰箱」塞滿滿超NG!5步驟不怕電價調漲
網紅遇瓶頸 用「台灣製造」運動聖品秒變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