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調漲壓力大 北捷:不排除漲票價因應

北捷票價過去26年來都沒有調漲,偏偏電費漲幅高達20%左右,讓北捷總經理今天(27日)罕見召開記者會出面喊話,他說這3年來光是電費成本就約20億元,但目前台電的優惠佔比只有1.5%,如果電價每調漲1%,北捷每年就會多增加2000萬元支出,對營運雪上加霜,不排除漲票價因應,不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不能什麼事都用漲價來解決。

台北捷運票價,26年來沒漲過,偏偏這期間電價漲幅,就高達20%,就怕繼續虧錢,北捷總經理趁著電價拍板前,親自出面喊話。

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說,「針對我們公共運輸軌道事業,都不要貿然來調漲電價,增加我們企業營運成本,我們初步估算大概這個電力,佔我們大概10%營運成本。」

電價調漲壓力大 北捷:不排除漲票價因應
電價調漲壓力大 北捷:不排除漲票價因應

北捷這3年來電費成本,約20億元,用在車站空調、照明、電扶梯、電梯和軌道動力等,偏偏目前台電只針對軌道動力給予優惠,每個月減免不到300萬元,優惠比例只佔1.5%,只要電價每調漲1%,就會增加2000萬元支出。

北捷副總洪育銘說,「若調漲8%的話,對我們來說就接近快約1.5億的支出,那疫情的影響下,我們的運量已經就像剛看到的,約145萬左右,那對我們的收入更是雪上加霜。」

畢竟北捷2019年平均運量還有超過216萬人,隔年疫情爆發,跌破200萬人,之後雪崩式下滑,今年6月23日前,平均只有146.7萬人,降幅超過30%,北捷喊話,希望今年能擴大紓困,並給予額外折扣,否則票價可能很難維持。

台北市議員(民)簡舒培說,「那柯文哲現在又出來,把電價調調整的事情,當成一個票價要調漲的理由,市長不會省 就是怪東怪西啦。」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如果我們單純用漲價,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話,那後續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沒辦法做,我們的目的是鼓勵大眾運輸,然後我們又去漲價,這是會有背道而馳。」

電價調漲壓力大 北捷:不排除漲票價因應
電價調漲壓力大 北捷:不排除漲票價因應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認為,如果北捷票價調漲,反而讓民眾搭乘意願降低,為了增加運量,減少虧損,不管是副業還是整體配置,北捷都得全面考慮。

(民視新聞/易俐廷、郭文海、吳俊德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疫情降溫內需回升 瓦城:下半年營運拚逐季增
外資上週賣超229億元 調節聯電逾15萬張最多
路易莎咖啡拚營運 架構4大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