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巴士充電問題有解? 首都、中興客運採用4大優化策略

目前國內累積的電動公車數量已經突破1,800輛。(圖/報系資料照)
目前國內累積的電動公車數量已經突破1,800輛。(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以下簡稱運研所)運用AI與物聯網的AIoT整合技術,開發電動公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目前台北市首都、中興兩大客運業者均採用,並已擴散應用至台中市及新北市的多個電動公車場站。

運研所針對電動公車特性、客運業者營運需求以及台電電力供應狀況,優化電動公車車隊的充電作業,透過實際以台北市士林區停放64輛電動公車的充電站(目前全台電動公車數量最多的場站)驗證績效,證明採用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的電動公車可延長使用車輛電池壽命約20%,場站人力成本可節省30至50%,場站契約容量可下降30至50%。

近年來,國內累積的電動公車數量已經突破1,800輛,隨著電動公車數量增加,如何有效管理龐大車隊的充電需求集中和能源分配,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新挑戰。對此,運研所開發智慧充電管理系統並提出4大策略,協助客運業者優化電動公車能源管理、智慧充電與營運管理作業。

客運業者導入電動公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事前事後作業差異。(圖/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提供)
客運業者導入電動公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事前事後作業差異。(圖/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提供)

首先要統一充電介面,跨部會協調制定統一充電標準和介面,確保所有電動公車在任何充電站都能快速充電,提升充電便利性;再來要建立交通大數據平台與AIoT物聯網技術,隨時監控和管理車隊的充電狀況,優化充電資源分配,減少充電成本和能源浪費。

接著,跨單位合作測試與智慧充電部署於電動公車場站,在實際營運場站中測試和部署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確保系統功能符合客運業者需求;並且智慧充電管理系統補助政策,鼓勵客運業者採用這套系統,加速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的普及。

電動公車除了是運輸工具外,也可視為巨大的電力能源儲存設備,將離峰時剩餘的電力儲存在公車上,彈性規劃應用電動公車車隊上所儲存的電力,在電力供應緊迫時,應用物聯網與V2G(Vehicle-to-Grid)技術,將電動公車的電力機動回饋支援關鍵基礎設施或區域電網所需電力,確保每一度電都發揮最大效益。

展望未來,運研所將持續延伸發展智慧充電技術至跨充電場站、跨客運業者及跨系統的電力管理調度,以提升系統可靠度並降低建置成本,並輔導地方政府投入多元車種公共充電站服務建置,針對電動公車與小客車等同時進行充電管理,可望改善國內小客車充電樁不足現況,並提高交通部補助設置電動大客車充電樁使用率。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學生撿到手機…主動聯絡「1句話」他怒了:父母怎教的 網一面倒不挺
台南安平汽旅驚傳雙屍命案!情侶入住2天未退房 房務開門嚇壞
爸爸反對!女師分手公務員男友 30年後兒子遭「女方父親反對」…竟是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