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專屬保費較燃油車高 業者評估未來費率只升不降

流線設計搭配智能的駕駛,近年來電動車掀起熱潮,根據公路局的統計,台灣近年電動車領牌數規模持續增長,繼2022年全年繳出16067輛領牌數後,2023年更來到了24778輛,全台歷年累積的電動車掛牌數,突破5.8萬輛大關,但是車體險的保費,除了價格不一外,甚至還有不少車主遇到拒保的困境。

台灣電動車發展促進協會總顧問陳禹伯表示,「後來我們發現有很多的保險公司,開始不接電動車,或者是他們的條例變的很嚴苛,打個比方他限制只有兩人可以駕駛,而且這兩人要有實名,或者是他們添加了很多的類種,天災險還有竊盜險,無緣無故多了一、兩萬。」

現在金管會核定產險公會提出的電動車專屬保險參考條款及附加條款,自7月1日實施,有2大重點,第一個是專屬條款,承保電動車因為意外事故所導致車輛損失,但不包括電池自燃或爆炸,另外提供「車體險電池自燃附加條款」,第二車主可選擇車體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及汽車第三人責任保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來保障充電所導致的可能毀損賠償責任。

大誠保險經紀人副總程睿紳說:「有獨立的所謂的電池,充電期間的危險性,這個本來就不是在車體險的範疇裡面,會問你說在附約的部分,是否要把電池還有充電期間的附約保險,一起做一個規劃。」

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所發布的最新參考費率,試算後比傳統燃油車高出至少6%到9%,保險經紀人認為,電動車屬於新形態的車險,從過去幾年國內電動車肇事損率及理賠金額都不算低,若以國外的經驗來看,未來電動車保費率恐怕只會上、不會下。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中國南京巿34層高樓23日凌晨大火 15死44人住院
克服電動車充電設備不足等問題 英企業發明6分鐘快充電池
挪威祭免稅補助8成新車為電動車 特斯拉連2年奪銷量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