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關稅爭議延燒 德國經長中國之行不易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本週出訪韓國、中國,但因為歐盟正與中國為了電動車關稅交惡,哈貝克此行恐磋商不易。(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本週出訪韓國、中國,但因為歐盟正與中國為了電動車關稅交惡,哈貝克此行恐磋商不易。(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本週出訪韓國、中國,針對貿易、氣候保護和能源政策等話題展開磋商。不過,由於歐盟目前因為電動車關稅等事,與北京關係相當不愉快,因此外界預計,哈貝克此行恐怕不會太容易。

哈貝克這次率領商業代表團低調訪中,時值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達38%的反補貼關稅,中國商務部隨即反擊,宣布對歐盟進口的豬肉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中國電動車被控受到中國政府不當補貼。圖為比亞迪參加北京車展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電動車被控受到中國政府不當補貼。圖為比亞迪參加北京車展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身為歐盟最大經濟體之一,德國經濟部和德國汽車業界,對歐盟此舉持反對態度,擔心中國也會對德國汽車實施報復,畢竟德國相當仰賴中國市場,並試圖在擴大市場准入、經濟「去風險化」之間尋找平衡點,充當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調解人」。

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經濟學家馬特斯(Juergen Matthes)認為,如何定義、解釋關稅議題十分關鍵,如果歐盟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中國確實不當補貼自家電動車,那歐盟徵收額外關稅就不是保護主義,而是為了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也表示,期待哈貝克能向中國傳達德國的明確目標,即「去風險」不代表就是要「脫鉤」以及放棄中國市場,哈貝克必須能明確解釋,為何中國會被視為體制競爭者,並要求北京減少扭曲市場的做法。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新創電動車企Fisker聲請破產!曾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仍殞落
電動車市走疲!車用晶片大廠安森美宣布裁員1千人 以削減成本
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1%關稅!北京強烈不滿: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