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困境的戰略思維:季辛吉vs.蘇利文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葉家興 /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1923年在德國出生的季辛吉,不久前剛度過百歲生日。他在1970年代任職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時,主導了美蘇冷戰時期的安全戰略,由圍堵翻轉為「聯中制蘇」。這個戰略翻轉,結束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最終美國不但在政治避免了硝煙而贏得冷戰,並且在經濟上走出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

1970年代末,美國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冷戰威脅尚未結束,而美國備受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所困擾。至於中國大陸剛走出文革陰霾,正要開始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雙方走到一起可說是一拍即合。

一方面,中國大陸為美國消費者提供低廉產品,讓他們在通膨持續飆高、薪資水平停滯時,實質購買力仍能提升。其次,美國大企業在國內發展已遇瓶頸,中國大陸正好形成一個發展最迅速的出口市場。此外,中國大陸也出現對美元金融資產的需求,在美國儲蓄短缺,急需外資來解決財政赤字時,中國大陸的儲蓄盈餘就是一股助力。

而另一方面,美國之於中國大陸也是救星,挽救文革後搖搖欲墜的中國大陸經濟。正因美國對中國大陸產品有大量需求,中國大陸才能順利落實出口為主導的發展策略。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迅速起飛,增長率連續三十年高達史無前例的一成以上。中國大陸出口商品的生產需要大量投資,以興建工廠、經銷中心和基礎設施,這一切也構成其經濟成長的龐大動力。

「聯中制蘇」在政治上幫美國削減了共產國際的集團力量,從而打贏冷戰;在經濟上創造了金髮姑娘(Goldilocks) 般的長期黃金增長,締造美股數十年繁榮的多頭牛市。可以說當年季辛吉的戰略轉向,確實維繫了美國長期政治經濟的領導地位。

時間往前快轉近半個世紀,如今美國的戰略對手卻變成中國大陸。然而美國沒有像當年利用中蘇分歧一樣,拉攏一方讓自己在冷戰佔上風。相反,一系列操作包括對俄制裁與對中貿易及科技戰,將中俄綑綁在一起,形成棘手的戰略處境。

這時主導國家戰略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最近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的「振興美國經濟領導地位」(Renewing American Economic Leadership)演講,闡述美國要如何力挽狂瀾,重下這盤戰略大棋。他對美國霸權式微的診斷基本不差。他談到美國經濟基礎已經出現裂縫,包括「工業基礎被掏空」、「地緣政治和安全競爭新環境」、「氣候危機加速需要能源轉型」、「貧富懸殊造成對民主的挑戰」等。

蘇利文認為,在自由化的市場效率名義下,戰略物資的整個供應鏈(包括產業和就業機會)都轉移到了海外。金融業獲利,但工業和持續創新能力受到打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都暴露出「市場萬能論」的缺失。而幾十年全球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濟依賴,讓歐美正在受制於人。美國不僅失去了製造業,還侵蝕了領導未來關鍵技術方面的競爭力。更糟的是,貿易的收益成果未能惠及一般人民。美國中產階級失去了陣地,而富者愈富,破壞了民主所依賴的社會經濟基礎。

跟季辛吉一樣,作為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思維、行動,都是在維護美國利益。然而蘇利文欠缺季辛吉歐洲背景的國際視野,以及學院派戰略訓練的深度。因此他的處方「新華盛頓共識」就顯得不切實際。

例如,他提到以工業戰略在國內打下新的基礎。其實包括《晶片和科學法案》、《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就像是補貼特定產業政策,效果能否普惠大眾令人存疑。至於所謂「與我們的夥伴合作」卻不是以降低關稅,開放市場,促進貿易往來為主,反而是要求盟友的企業犧牲自身利益,配合美國的戰略目標。並且,他呼籲以「小院高牆」來保護美國基礎技術。對出口中國大陸的最先進半導體技術實施限制,並要求盟國和夥伴效仿,目的是為了去風險化。

強而有力的國際戰略一定是互惠互利的,就像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以及季辛吉主導的「聯中制蘇」一樣,美國及盟國都能受益,戰略就會自己長翅膀,愈行愈遠。然而美國現今所謂的經濟戰略,卻獨厚本國高科技企業。沒有果實分享的國際戰略,能走多遠不禁令人質疑。

耶魯大學教授羅奇(Stephen Roach)在新書《意外衝突:美中虛假論述碰撞》(Accidental Conflict: America, China, and the Clash of False Narratives)申明,美國對106個國家出現多邊商品貿易逆差,政客卻以虛假論述將責任推給中國大陸,企圖以額外關稅縮減逆差。果不其然,關稅戰三年,對中國大陸逆差微降,但對他國的逆差卻激增。顯然,美中雙邊貿易談判,並未解決美國存在多邊貿易逆差的結構性問題:過度消費,儲蓄不足。

在全球生產高度分工,形成緊密全球價值鏈的今日,羅奇指出咎責中國大陸意義不大。他舉蘋果手機為例。蘋果手機是各國貿易統計與全球價值鏈脫節的經典例子。大多數手機都在中國大陸河南鄭州裝配,再從上海運往美國,出廠成本為每台240美元。蘋果手機每年在美國本地銷售量約六千萬台。美國的貿易統計用每台240美元的成本,來計算從中國大陸進口的那「部分」蘋果手機。這樣一算,美國就有近170億的貿易逆差。但事實上,真正在中國大陸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其實只有8.46美元,占一台手機平均成本約3.5%。從重至輕來排列,一台蘋果手機的附加價值依次來自日本、台灣和南韓的零部件生產,三者大約合占出廠成本的55%。換言之,僅以蘋果手機產品來說,正確的貿易統計對中國大陸逆差就要減少164億美元,而對日、台、韓的逆差要增加93億美元!

除了貿易不平衡,美國也以智慧財產權、網路安全、人權等虛假論述為由,施加各種制裁手段打壓中國大陸。中美局勢緊張對季辛吉這個老牌戰略家而言也感不解。他近日接受《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訪問,重申外交政策應與國家利益契合,也就是採取現實主義的務實策略。然而,近年美國忽略中美合作利大於弊的事實,堅持以意識形態劃分敵我,反而將國際社會拖回50年前的冷戰格局。

如果美中真的進入冷戰2.0,羅奇在《意外衝突》書中提到,美國打贏對蘇冷戰的經驗無法複製。因為美國製造業實力不如當年,而中國大陸卻遠勝當年的蘇聯。「新華盛頓共識」如果只是民主黨版本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那兩者殊途同歸的結局大概不出所料。

在2013年出版的《論中國大陸》書中,季辛吉借下棋闡述中美兩國戰略思維的差異。西洋棋開局時,棋盤上有所有棋子。但最終,只有一個「王」能睥睨棋盤。而中國大陸的圍棋是關於力量平衡的遊戲。他說:「如果西洋棋事關一場決定性戰役,那麼圍棋就是一場持久戰。西洋棋棋手的目標是全面勝利,而圍棋棋手的目標是相對優勢。」

半世紀前美國對中戰略轉向,最終贏得了對蘇冷戰的勝利。此刻,美國的戰略失誤,卻讓中蘇兩個對手走到一起。在領導霸權面臨困境的時刻,省思季辛吉當年的戰略選擇,今日美國是否提出了正確的診斷和有效處方,從而能夠持續保持領導地位不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