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做主」晤卡蘭扎 促公校多元化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就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做出判決,學生不得因種族被拒絕入學;今年作為此歷史性裁決65周年,近百市公校學生17日與市教育總監對話並在市政廳前集會,指市公校種族隔離仍嚴重,錄取方式只照顧高分數、家境好的學生,要求市府持續推動多元化,保證每所公立初中排名前7%的學生能進特殊高中。

1954年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獲勝,被視為聯邦最高法院對學校種族隔離的最終裁決,「青少年做主」(Teens Take Charge)領隊Tiffani Torres表示,紐約市比布朗得到的承諾還晚了65年,「我們有太多需要改進的,教育局應該馬上行動,真正推動學校多元化」;該組織成員Lennox Thomas則說,很多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雖然去上學,但只獲得部分教育資源,如果教育局不行動,這些學生永遠無法發揮他們的全部潛能。

當日中午「青少年做主」代表先與教育總監卡蘭扎(Richard Carranza)等15名市府教育相關官員會面,表示紐約市公立高中錄取雖然承諾「公開選擇」(open choice),但好高中錄取方式多只照顧高分數、家境好的學生,多數學校的現狀仍是種族隔離。

「青少年做主」呼籲公校建立最低多元化標準,保證每個高中的新入學學生中最少25%、最多75%通過州考;在高中目錄中設立更為精準數據統計,幫助八年級學生更好進行高中申請;保證每所初中排名前7%的學生獲得特殊高中錄取。

出席集會的市議員崔馬克(Mark Treyger)則發言指出,以他此前多年在公校任教的經驗,紐約市畫定學區方式和住房危機,是導致公校種族隔離的重要因素。

亞裔兒童與家庭聯盟(CACF)代表韓植慶則表示,亞太裔社區從1800年代開始就不斷反抗種族歧視帶來的教育不平等、雙語教育資源缺乏等,亞太裔「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的神話也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製造少數族裔社區間的爭執;自己作為布朗士科學高中畢業生,韓植慶說那時學校有49%學生是亞裔、49%是白人,大家都覺得成功者就是白人和亞裔,直到大學,才發現天外有天,此前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都太過片面。

三年前來紐約就讀曼哈頓亨特科學高中(Manhattan Hunter Science High School)的18歲女生鄭思慧說,她很開心自己能在一所非常多元化的高中就讀,常聽到在特殊高中讀書的朋友說「活在泡沫中」;她認為多元不僅指種族,還包括學術及社會閱歷的多元;此外她也指出,紐約市公校資源分布非常不均,希望早日得到改善。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網紅名貓「臭臉貓」去當天使了
這張卡好神!助你省下80%藥費
2年半消滅5萬學貸 華女1招搞定 關鍵解方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