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美感教育調查 5成覺得教室環境應該更美

金車文教基金會今天(21日)發布青少年美感生活調查,結果指出有6成7的青少年認為臺灣整體環境具有美感,但社區與校園環境美感需加強;另外有6成6學生無法列出臺灣本土藝術家,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學生將藝術與生活分離,無法產生連結。

金車文教基金會針對全臺8855名小五到大學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5成的學生從家庭培養美感,其次是網路媒體及學校,不過,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指出,學生認為臺灣整體很美,但是社區及校園環境的美感不足。

此外,調查也發現,雖然從小到大的教科書都有介紹本土藝術家及文學家,但是6成6的學生卻無法說出名字,曾清芸認為,藝術及美感教育需加強。

國立大學體育系學生余如茜表示,她認為就讀的大學教室內的課桌椅老舊,與新穎校舍不搭,是最應該改善、提升美感之處;就讀臺師大的黃書修同學認為,學生無法說出藝術家名字,是因為相較於數學、國文等科目,學生接觸藝術的學習機會太少,所以被忽略。

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秘書長蔡昕璋則分析,調查發現青少年喜歡用品嚐美食的方式感受生活,應該是與青少年喜歡在社群媒體打卡分享有關;而6成學生認為影響參與美感生活的原因是時間太少、費用太高,蔡昕璋認為,學生誤會接觸藝術一定要到博物館或音樂廳看表演,事實上應該要推動公民、城市美學,讓學生免花高昂費用,就可接觸藝術,破除學生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