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用「心」視角尋找傳統工藝的嶄新篇章

「福爾摩沙探險隊」團隊與蓪草文化工藝師張秀美(右2)(教育部提供)
「福爾摩沙探險隊」團隊與蓪草文化工藝師張秀美(右2)(教育部提供)
「福爾摩沙探險隊」團隊與螺鈿工藝師陳甫強進行訪談(教育部提供)
「福爾摩沙探險隊」團隊與螺鈿工藝師陳甫強進行訪談(教育部提供)
團隊透過蓪草紙花作品認識蓪草文化藝術(教育部提供)
團隊透過蓪草紙花作品認識蓪草文化藝術(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鼓勵青年自行規劃多面向的壯遊企劃,進而開拓視野、培養自主學習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探索臺灣在地的文化與特色。今(111)年夏天,參與感動地圖計畫的青年團隊背起行囊走出戶外,滿懷熱血探索寶島之美,把夢想化為實踐的行動,走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程,並感受時代演變下的環境變遷及多元文化與傳承。

 

在18歲這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年紀,來自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的施炫宇、蔣政佑、林倬漢,意識到臺灣傳統文化工藝逐漸面臨失傳的困境,過去許多鄉村的青壯年人口,因各種考量而選擇離鄉背井,卻逐漸遺忘家鄉的傳統技藝及文化,因此組成「福爾摩沙探險隊」,走訪全臺13個縣市,期望藉由畫面和文字紀錄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喚起逐漸淡出臺灣人心中對於傳統文化的印象,替這些面臨失傳的工藝開闢存續的道路。

 

為期12天的壯遊過程中,團隊計畫探訪臺灣各種傳統工藝的傳人,為了實際探訪不同傳統工藝文化及現今所面臨的困難,團隊前往新竹與蓪草文化藝術工藝師張秀美進行深度交流。張秀美細述從日治時期盛極一時的蓪草紙花工藝,到現今蓪草產業的衰退及國內匠師逐漸凋零,對自小便與母親投入蓪草產業的張秀美而言,傳承蓪草歷史不僅是為了延續職人精神,更是一種紀念母親的方式,因而致力將這項珍貴的工藝透過學校課程、工作坊等方式傳承下去。

 

經過此次壯遊體驗,團隊決定將這些文化傳承者的生命故事錄製並剪輯成短片,藉由社群媒體的力量廣為流傳;同時,成員們也決定在計畫完成後,將透過青年的視角,思考並分析各個傳統工藝的優勢,提取能夠幫助產業宣傳的點子,促使社會正視傳統工藝的興衰,以鼓勵更多人投入關注,為這些本土特色文化描繪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