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長老教會檔案館 認識教會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來台近160年,對歷史深具意識,1950年起,開始成立歷史資料室,1976年在巴克禮故居成立台灣教會歷史資料館,幾經遷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在台南東區青年路與新樓街區域落成,無巧不巧,所在地為台灣教會公報社原址,歷史與文字,在不同時空,巧妙結合。
資料館主要收藏19世紀之今的洗禮簿、議事錄、紀念刊、書信手稿、漢羅英日語古籍、珍本聖經聖師、契書、地圖、照片與人物檔案等。館內典藏許多文物和物件,「巴克禮銅像」係巴克禮牧師過世後不久,門生故舊為其樹立銅像為紀念,然,1940年代戰爭時期,被日本政府徵收鎔鑄,1976年台南神學院百週年慶典時,再重新雕刻,此件為摹製塑像。
另由巴克禮於1885年創立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最早報紙,以台語羅馬字著稱,對宣教佈道、啟迪民智具有深遠影響,而巴克禮擔任主筆時間就超過25年,館內也將歷年報紙裝訂成冊。另有巴克禮翻譯的新舊約全書,讓整部以廈門音羅馬字聖經得以完整,印製過程中,曾遭祝融,幸好巴克禮有留下備稿,而這版本已成為現行台語譯本底本,目前展示品則為1969年版本。
館內也典藏巴克禮獻身文,巴克禮16歲起,每年生日都於獻身文簽名,結婚後,夫妻倆一起簽名直至最後,對宗教的堅持,令人感佩。館內也展示一張大桌子,赫然是宣教師馬雅各、巴克禮都使用過的書桌,不禁讓人遙想百餘年前,兩人在書桌前研讀各項資料的畫面。
此外,資料館曾提報「賴永祥長老史料庫」與「南部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傳教之歷史文獻:以巴克禮牧師為中心增補」兩案,更入選文化部「第二屆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兩案分別包含賴永祥長老的台灣教會史料蒐藏與其編寫的《教會史話》,史料數位化,無償提供各界運用;另,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1885年出刊的《台灣府城教會報》)、巴克禮以羅馬字寫成的台語聖經、巴克禮與台南神學院相片集及巴克禮長袍等珍藏文物等,對教會保存台灣集體歷史記憶重大肯定。
想認識教會史,到這裡就對了,即使你不是基督徒,檔案館內典藏眾多歷史文獻和文物保存,可供研讀,館內也陳列許多教會史相關書籍,供大眾開架閱覽並舉辦小型主題特展和講座,資料館也提供數位資料,若民眾不克前來,亦可至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平台搜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獻」資料集,一起認識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