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看青鳥行動? 楊照有不舒服的既視感:這是國民黨過去幹的事

國會改革法案將於21日立法院進行覆議表決,台灣公民陣線號召青鳥民眾19日至21日重返立院。作家楊照認為,青鳥行動就是反共愛國團結,「讓我有很不舒服的既視感」,因為這是當年國民黨幹的事情,對黨外扣帽子。過了這麼多年,執政者仍然動用反共愛國團結,台灣民主改變在哪裡?

楊照11日在網路節目《世界一把抓》指出,青鳥行動就是反共愛國團結,「讓我有很不舒服的既視感」。

他分析,群眾運動區分為支持行政權和反對既有行政權兩種,差別在於後者有不得已的原因,集結在一起才能讓執政者看到和尊重。

楊照質疑,執政者已經有這麼大的權力,為何還需要有群眾來支持?美麗島雜誌1979年在中泰賓館成立,外面群眾大喊反共愛國團結,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疾風雜誌,每天都聽到反共愛國團結,對美麗島雜誌必除之而後快。

他認為,反共愛國團結就是對黨外扣帽子,因為不反共、不團結,一旦扣上帽子,就沒資格跟執政黨競爭。這真的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執政者已經握有權力,不過就是立法院有反對的勢力,執政者竟然就受不了?甚至不接受民主選舉結果的遊戲規則,還要用框架以外的力量擴張勢力,護航行政權,改變遊戲規則。

楊照強調,這是當年國民黨對抗黨外,到爆發美麗島事件,國民黨幹的事情!這有非常不舒服的危機感。過了這麼多年,執政者仍然動用反共愛國團結,台灣民主改變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