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專業人員 警察「關老師」流於形式

桃園市警察局去年1月到今年5月約40名員警利用關老師轉介心理諮商,5月起開放員警直接向醫療診所預約。圖為桃園警分局舉辦員警心理諮商講座,輔導員警如何紓壓。(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市警察局去年1月到今年5月約40名員警利用關老師轉介心理諮商,5月起開放員警直接向醫療診所預約。圖為桃園警分局舉辦員警心理諮商講座,輔導員警如何紓壓。(本報資料照片)

警政機關設有「關老師」心理諮商輔導機制,但《心理師法》規定,相關工作必須經過國家考試並領有證書,才能擔任臨床、諮商心理師,在未取得資格的情況下,警界心輔制度流於形式,多半只能靠轉介模式提供必要治療。

警察值勤除了工作壓力,個人家庭、感情、健康等因素,往往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警界雖設有關老師,協助需要心輔諮商的同仁,但一來怕上門詢問被貼標籤,引來不必要的關注,更嚴重的問題是,被指派擔任關老師的警官、警員根本沒有心輔資格,「看過幾本雞湯書」也能當關老師。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目前共有17位關老師,業務不負責心理諮商,而是把個案轉介給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今年5月起委託南北區各3家醫療機構,讓同仁自行預約,無須透過關老師轉介。有基層同仁反映早該推動自行洽詢心理諮商機制,關老師在分局是由祕書室負責,承辦人有時候還會換人,若是因為與長官、同事相處出問題而有心理障礙,誰敢去找關老師?

新竹市政府警察局自2021年起就推動同仁自行委外預約的諮商服務,目前市警局有9位關老師,並遴聘5位專科諮商心理師,各分局由第1組組長及業務承辦人擔任,因不具專業心理師資格,主要扮演關懷和輔導的角色。

市警局指出,目前各單位可向關老師預約一對一諮商服務,關老師也會走訪基層巡迴諮詢,每月編排5次以上到各外勤單位,主動關心員警身心健康狀況,及早發覺身心異常徵兆個案。

新竹縣警察局目前有13位關老師,坦言主要工作是擔任關懷服務者、個案管理者及資源連結者角色,非實際從事諮商工作人員。縣警局訓練科表示,許多員警穿上制服後,不容易卸下外界賦予的責任感,在職務上遇到問題時,反而不敢主動求助。

目前新竹縣警局有印製「員警心理諮商管道宣傳貼紙」,訴求「希望」和「我們」一直都在,並有警政署關老師專線、生命線、張老師、衛生局諮商專線等電話號碼,張貼在各派出所值班台以及槍櫃上。訓練科表示,這些舉措都是在跟死神拔河,有時候一個轉念,結果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