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不是只有塞倫蓋提!快來看看其他令人驚豔的野生動國家公園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Fawaz.tairou,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Fawaz.tairou,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提起非洲,首先浮現腦海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悠遊漫步其中的各種野生動物。特別是每年7-10月登場的動物大遷徙,數十萬、甚至百萬隻動物浩浩蕩蕩「搬家」的場景,更成為此生必看的奇景。從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國家公園橫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在這段長達3,000公里的旅程中,上演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身為全世界面積第二大的洲,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當然不會只有塞倫蓋提和克魯格國家公園,下面這幾座國家公園同樣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野性生態和自然景觀!

辛巴威・萬蓋國家公園

塞西爾 (Photo by Daughter#3, License: CC BY-SA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aughter3986851963/4516560206)
你是否聽說過2015年的塞西爾(Cecil)獵殺事件?
塞西爾 (Photo by Daughter#3, License: CC BY-SA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aughter3986851963/4516560206) 你是否聽說過2015年的塞西爾(Cecil)獵殺事件?

你是否聽說過2015年的塞西爾(Cecil)獵殺事件?

以深棕色鬃毛為特徵的塞西爾,是隻打從2002年就居住在萬蓋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的雄獅,身為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對象的牠,慘遭美國牙醫沃爾特・帕爾默(Walter Palmer)誘騙和殺害。此事震驚各界,帕爾默因為離開辛巴威而躲過法律制裁!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ristine Donaldson, License: CC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I7KBqnjN9xM)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ristine Donaldson, License: CC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I7KBqnjN9xM)

萬蓋國家公園失去了這位「明星」令人惋惜,不過這座創立於1928年的前萬基野生動物保護區(Wankie Game Reserve),是辛巴威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當中自然不乏其他亮點——它與相鄰的波札那(Botswana)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大象族群,而且大部分都聚集在萬蓋。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Jacky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Jacky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面積將近1萬5千平方公里,萬蓋國家公園位於辛巴威西部、鄰近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出現在辛巴威第二大城布拉瓦約(Bulawayo)和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間的主要道路上,讓你可以輕鬆規劃一趟同時觀賞野生動物和知名景點的旅程。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Jacky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Jacky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至於拜訪「超級」象群的最佳時機,是每年8-10月間的乾季,牠們會在水坑四周集合,其他像是獅子、獵豹、野狗、犀牛等也會一一現蹤。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Zachary Alfredq,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萬蓋國家公園 (Photo by Zachary Alfredq,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居住著包括19種大型草食性動物、8種大型肉食性動物,以及南非劍羚、鬣狗和非洲野犬等辛巴威保育動物在內多達105種哺乳類動物,萬蓋國家公園絕對不只是大象愛好者的好去處~~

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毗鄰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和烏干達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Mgahinga Gorilla National Park),位於盧安達西北部的火山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es Volcans),因為擁有東非火山群維龍加山脈(Virunga Mountains)八座主要火山中的五座而得名。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儘管火山地形引人注目,它的另一大亮點是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你可以在護林員的帶領下進入山區森林,擁有長達1小時近距離觀察牠們的機會。這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的動物,有著比其他靈長類更類似人類的腳。此外,牠們的毛比較長,可以生長在海拔較高或是更冷的地方⋯⋯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Mahorogeoffrey,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Mahorogeoffrey,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占地160平方公里、橫跨熱帶雨林和竹林,海拔高度介於2,400-4,507公尺,為了保護護大猩猩避免偷獵者的傷害,1925年成立了火山國家公園,而後這裡成為美國動物學家戴安・弗西(Dian Fossey)的研究基地。她在叢林裡居住了18年,1983年出版的著作《迷霧中的大猩猩》(Gorillas in the Mist),後來被翻拍成電影《迷霧森林十八年》。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Zinkiol,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Zinkiol,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然而她的研究報告始終沒有結案,因為弗西1985年時被意外發現死於營地臥室內,根據推測可能是遭到偷獵者的殺害。而她最後也被安葬在卡里索凱(Karisoke)的大猩猩墓園,特別是在她最愛的大猩猩蒂吉特身旁,一輩子和她的好朋友們在一起。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火山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除訪問大猩猩外,火山國家公園同時也是金絲猴(Golden Monkey)的天堂,這群發現於維加龍火山的舊大陸猴子,僅限於高原森林,特別是靠近竹子的地方,上側和背部有著金橙色的斑塊。牠們主要以竹子、樹葉和水果為食物,同樣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烏干達・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提起獅子,一般人想像到的是萬獸之王威風凜凜散步草原的畫面。不過,你看過獅子爬樹嗎?甚至懶洋洋地趴在樹上打盹?位於烏干達西部的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就以這項「奇觀」聞名。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ody Pope,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ody Pope,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雖然普遍認為獅子爬樹是種不尋常的行為,然而畢竟是全世界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爬樹對牠們來說只是本能。至於獅子之所以爬樹,不外乎可能搶奪花豹藏在樹上的食物、找一處可以陰涼休憩的好地方,甚至躲避其他成群動物的反擊⋯⋯也因此,獅子爬樹或許不該讓人這麼訝異。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Jingo Faizal,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Jingo Faizal,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1954年成立,這座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命名的國家公園,距離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西南方約400公里。它不只與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接壤,兩者更共享愛德華湖(Lake Edward)。2006年時,這兩座國家公園更同時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定為「獅子保護單位」!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Robert Weinkove,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Robert Weinkove,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在它廣達1,9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錯落著湖泊、渠道、火山錐、火山口、稀樹草原和森林。其中,火山遺跡是伊莉莎白國家公園最知名的景觀特徵,許多火山錐和深火山口伴隨著火口湖,像是可以提取鹽分的卡特威火山口(Katwe Craters)。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Charles James Shar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sharpphotography.co.uk)

除了會爬樹的獅子以外,伊莉莎白國家公園也以生物多樣性著稱:非洲象、非洲水牛、河馬、美洲豹、黑猩猩、烏干達赤羚、非洲大羚羊、疣豬、狒狒、尼羅河鱷魚等多達95種哺乳類動物和500多種鳥類都以此為家。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Laika ac from USA, License: CC BY-SA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laika_ac/6693479561)
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Photo by Laika ac from USA, License: CC BY-SA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laika_ac/6693479561)

來到這裡除了驅車遊獵,還可以追蹤黑猩猩,或是乘船沿著連接愛德華湖和喬治湖的卡辛加渠道(Kazinga Channel)巡遊,在全世界最大的河馬集中地之一,「捕獲」野生河馬與尼羅河鱷魚~~

尚比亞・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f/Flickr_-_ggallice_-_Thornicroft%27s_giraffe.jpg/1024px-Flickr_-_ggallice_-_Thornicroft%27s_giraffe.jpg)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f/Flickr_-_ggallice_-_Thornicroft%27s_giraffe.jpg/1024px-Flickr_-_ggallice_-_Thornicroft%27s_giraffe.jpg)

坐落尚比亞東部的南盧安瓜國家公園(South Luangwa National Park),是盧安瓜河(Luangwa River)河谷中三座國家公園裡最南邊的一座,也因此當地人總暱稱它為「南方公園」。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Paul Maritz,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Paul Maritz,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里,這座國家公園沒有圍欄,西邊是陡峭的懸崖,東邊則是盧安瓜河。盧安瓜河全長4,000公里,河谷落在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末端,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則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斷層帶劃下句點!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oxodonta_africana_South_Luangwa_National_Park_(2).jpg)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oxodonta_africana_South_Luangwa_National_Park_(2).jpg)

身為廣為人知的野生動物天堂,美洲豹、土狼、長頸鹿、大象、水牛、河馬、斑馬和鱷魚等獸群,集中於蜿蜒曲折的盧安瓜河及其潟湖周邊,牠們密集的程度在非洲數一數二。除了60多種哺乳類動物以外,還有超過400 種鳥類,展現出豐富的生態多樣性。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ejeuxx/6087275704)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ejeuxx/6087275704)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被稱為徒步遊獵(walking safari)的故鄉,它在1904年創建時名為盧安瓜野生動物保護區(Luangwa National Park)。後來在英國環保主義者諾曼・卡爾(Norman Carr)的推動下,1972年成為國家公園,卡爾更打破原本的追蹤狩獵(track-and-hunt)模式,開創了以保護為基礎的生態旅遊。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ejeuxx/6087084848)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Photo by Geoff Gallice from Gainesville, FL, USA,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dejeuxx/6087084848)

1950年代,他說服派拉蒙酋長(Paramount Chief)將部分部落土地當做禁獵區,並且在今日尚比亞的北羅德西亞(Northern Rhodesia),設立了首座向大眾開放的獵物觀賞營地,遊客不再是以步槍、而是以相機「捕捉」獵物,也因此南盧安瓜國家公園成為攝影和徒步遊獵的發源地~~

貝南・彭賈里國家公園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Padonou Dotou,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Padonou Dotou,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以彭賈里河(Pendjari River)命名、位於貝南(Bénin)西北方的彭賈里國家公園(Pendjari National Park),毗鄰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阿爾利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e Arli),和尼日的W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u W)共組WAP(W-Aeli-Pendjari)跨國聯合公園,它們在2017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Wegman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Wegmann,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占地2,755平方公里,多哥山脈(Atakora Range)的丘陵與峭壁,讓西北部成為貝南景色最優美的區域之一,同時也為彭賈里國家公園提供絕妙的背景。雖然是座與世隔絕的國家公園,卻也是西非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Wegman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Wegman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身為西非獅子和大象的棲息地,在這裡也能看見河馬、水牛、狷羚,以及又稱為「非洲大羚羊」的水羚等一些大型動物的最後獸群,如果幸運的話,還能看見美洲豹和印度豹等,這座國公園也以豐富的鳥類聞名,光是雀鳥就多達300種。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Michozounou Franck Wilfried,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Michozounou Franck Wilfried,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其中,又以大象數量最多,超過800隻,如果和WAP跨國聯合公園的大象相加,總數多達3,800隻,成為西非最大的大象集中地。至於第二多的物種則是河馬,再來則是非洲水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Dominik Schwarz,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彭賈里國家公園 (Photo by Dominik Schwarz,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旱季是遊覽彭賈里國家公園的最佳季節,除了林地、熱帶草原和連綿起伏的丘陵組成的景觀之外,園區內生長著茂密的灌木叢,讓雨季時變得難以發現野生動物行蹤,也因此降雨量很大的6~11月,公園內的某些部分可能無法進入!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