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國靠政府獎勵與基建投資 超越中日成對歐汽車出口量最大國家

《法國國際廣播公司》(RFI) 報導,商業激勵措施與鐵路投資正讓摩洛哥成為非洲最大汽車出口國,這個北非國家每年可生產 70 萬輛汽車,向歐洲供應的汽車數量超過中國、印度或日本的主要汽車出口大國。

摩洛哥在 20 年前幾乎沒有汽車工業,但透過政府一系列獎勵和基礎設施投資,這個國家的汽車工業正蓬勃發展,自 2019 年產量超過南非之後,已成為非洲第一大汽車製造國。

摩洛哥的汽車工業佔該國 GDP 的 22%,出口額達 140 億美元,目前有超過 250 家汽車和零件製造公司。根據法國出口研究機構今年公佈的一項調查,摩洛哥每年汽車產量有 9 成用來出口,8 成出口至歐洲。

法國車廠雷諾在摩洛哥是僱有最多員工的私人企業,使用每天三班的貨運列車從摩洛哥北部濱海城市丹吉爾郊外的工廠出口成品汽車運往歐洲。在丹吉爾汽車城內,聚集了來自全球的汽車和零組件生產商,中國、日本、美國和南韓的工廠生產座椅、發動機、減震器和車輪,歐洲汽車巨頭 Stellantis 則生產標緻、歐寶和 Fiat 品牌整車。

摩洛哥工業和貿易部長 Ryad Mezzour 表示,摩洛哥的汽車製造業在過去 15 年內從無到有,已經發展為該國最大的出口產業。摩洛哥透過擴大港口、自由貿易區和高速公路,讓自身在其他外包目的地中脫穎而出。

對於吸引外國企業投資,摩洛哥政府給予多重優惠。為吸引外資將生產外包到該國生產要素成本較低的地區,支援其新工廠在短時間內獲批並完成建設,最快時程為 5 個月。摩洛哥政府還向車廠提供 35% 的補貼。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興起,雷諾等公司在摩洛哥調整生產線以適應這一趨勢。雷諾北非地區業務負責人 Mohamed Bachiri 表示,摩洛哥的成功經驗使其成為電動車生產的理想投資地。

坐擁豐富的鈷、磷酸鹽和鋰等動力電池製造所必需的特殊礦藏,摩洛哥已將自身發展目標定位為電動車電池和零組件製造中心,尤其是磷酸鹽儲量在全球範圍位居首位,約佔全球總儲量的 75%,磷酸鹽在電動車電池製造中被廣泛應用於正極材料。

根據中國《環時財經》報導,在美歐對中國電動車產業鏈開始諸多設限的背景下,摩洛哥日益成為中國車廠所青睞的拓展歐洲市場門戶。摩洛哥跟歐美分別簽署的 FTA 也成為中國車廠「借道出海」的重要因素。

法國《世界報》報導指出,近幾個月來,中國在摩洛哥的投資顯著增加,達到約 100 億歐元,至少 6 家中國大企業近來宣佈在摩洛哥啟動新能源產業鏈相關的投資項目,其中三家已跟當地簽署了協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表示,摩洛哥多年來在發展新能源方面一直走在非洲前列,規劃實施了一批重大專案,制定產業發展藍圖,鼓勵外資流入,這些都是中國新能源等先進位造業企業前往投資興業的有利條件。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