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狗也會撒嬌:小狗眼神不只屬於寵物!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家的狗狗用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們時,誰都很難拒絕牠們。然而,一項2019年的研究曾指出,狗狗為了與人類交流,演化出了比狼和其他野生犬科動物更複雜的面部肌肉。現在,新研究顯示,這種撒嬌的眼神並不僅限於寵物狗,非洲野狗也具備這樣的表情。

非洲野狗(Lycaon pictus)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物種,通常以大約10隻個體為一個群體,有時群體數量甚至高達40隻。這些野狗合作捕獵,覆蓋廣闊的狩獵區域,並通過高水準的群體交流來共同生活,被認為是最具社會性的犬科動物。

之前的研究認為,家犬臉部肌肉的增大使其能夠表達更豐富的眼部和眉毛運動,包括著名的「萌眼神」,這有助於增強寵物與主人之間的交流。這些表情主要由內側眼角提肌(LAOM)和外側眼角縮肌(RAOL)控制,之前的研究者認為這些肌肉是為了更好地與人類交流而演化的。

然而,新研究通過對一隻被安樂死的12歲成年雄性非洲野狗進行詳細觀察,將其面部肌肉與家犬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非洲野狗的LAOM和RAOL肌肉長度在柯利犬、臘腸犬、德國牧羊犬和傑克羅素梗等家犬品種的範圍內。

相對的,狼通過「觸覺」和「氣味」交流

狼 (C. lupus)(左)和狗 (C. familiaris)(右)的面部肌肉結構,紅色部分顯示了解剖上的差異。(圖/Tim D. Smith)
狼 (C. lupus)(左)和狗 (C. familiaris)(右)的面部肌肉結構,紅色部分顯示了解剖上的差異。(圖/Tim D. Smith)

研究團隊得出結論,LAOM和RAOL肌肉不僅在家犬中有所發展,在非洲野狗中也同樣存在高度發展的情況。這一發現並不否定家犬為了更好地與主人交流而演化出專門的面部肌肉的說法,而是表明其他高度社會化的犬科動物,例如非洲野狗,也可能為了與群體內其他成員交流而發展出這些肌肉。

有趣的是,2019年的研究發現,灰狼(Canis lupus)中僅存有LAOM和RAOL的殘餘部分。灰狼已知主要通過觸覺和氣味進行交流,這表明這些方法在狼的交流中可能比面部表情更為重要。

這項研究發表在《解剖紀錄》(The Anatomical Record)期刊上,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讓我們對動物世界的複雜交流機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Mathias Appel 、mathiasappel@hotmail.com cc By4.0

圖片來源:Tim D. Smith cc By4.0

參考論文:
1.Adaptations to sociality in the mimetic and auricular musculature of the African wild dog (Lycaon pictus)The Anatomical Record

延伸閱讀:

1.研究發現:社交性強的鬣狗更可能「結黨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