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舊時光 雜貨店是認識臺灣的窗口

雜貨店的故事,不是最後的回眸,也非關舊時光,是認識社區、瞭解人群的窗口。(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雜貨店,或稱仔店,往昔遍及臺灣各地,為提供販售日常民生用品的店鋪。雜貨店通常是各種貨物在經歷上下游盤商之後,面對零售消費者前的最後一個節點。一般來說,清代時,就有專營對中國貿易的商號行郊,貨物進到臺灣後,先到類似今日中盤批發商的割店手上,然後才到販仔,再到需求更少量但商品項更多的雜貨店。雜貨店跟民眾的日常生活有關,除了滿足茶米油鹽等需求,也經常延伸出菸酒、玩具等嗜好物的販售。在人貨往來受到一定程度制約的社會中,民眾經由消費所填補的任何欲求,很大程度是依靠雜貨店來獲得滿足。

農業社會時期,種植不同作物的農人,常以竹器盛裝多餘的收成至村里中心進行交換。所用竹器為仔(臺語讀作kám-á),為竹編的圓形盛盤,底部細密無縫,用於曝曬或風化食物。隨著商業漸興,商人將商品置於仔上販售,遂產生臺語俗稱的「仔店」一詞,後來衍變為同音異字的「柑仔店」。基於尊重,本書凡店家名稱作「柑」仔店,則以原用字呈現。本圖為二○二○年踏查後壁區雜貨店時,受訪的殷金輝老闆因應當地的老街社造行動,於其店「古早味柑仔店」內備置仔,以便向外地客解說仔店的由來。(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然而在現代,與今日不過就是一個世代、三十年的差距,我們的購物習慣已有了大幅改變,特別是在都市。一九九○年代之後,應有盡有的購物超市與營業二十四小時的超商,對傳統貼近於社區的雜貨店造成重大打擊。就曾有高雄市議員質詢市長,指出大型超市一間間核准,成立後那零售性質的雜貨店該何去何從?

不只是追憶的雜貨店調查

開間雜貨店,就可以養家活口,還可以供應小孩讀書長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此在現代許多人印象中,雜貨店好像是經歷不同風霜的生命,如同店內貨架上僅有兩、三樣貨品,表面還鋪上一層薄薄灰塵,也有還被擦得油亮的空蕩檜木貨架,見證著曾經的光輝,除此之外,還有那些跟著雜貨店一起變老的老闆們。關於雜貨店的故事,久遠地像是只屬於上個世紀的光輝,只存在於記憶中的老雜貨店,就快要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但是,在兩年多的臺南雜貨店調查行動中,讓我們放棄了只是追尋記憶的觀看,而是重新理解雜貨店裡關於人群與貨物集散的各自邏輯,以及其中牽涉的社會系統的運作。雜貨店的貨物,經常反映了社區的社會經濟條件,乃至從消費習慣中看見的社群特色,例如在靠海的臺南南區灣裡,雜貨店裡不僅有農人常用的斗笠,還有縫補漁網的工具,農、漁業並存的特色表露無遺。或者也在人口高齡化社區的雜貨店中,看見已放置許久卻無人問津的學童文具用品,仔細一問,才知道二十年前,村裡孩子多,文具是經常性銷售品。而在鹿耳門一帶,由於遍布許多內海、潮溝與航道,因此附近的雜貨店經常販售釣具與漁網。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在雜貨店中,也經常看見即使是日常使用的醬油等調味料,與連鎖超市上架的品牌並不完全相同。如在新營看到雙雞辣椒醬,這是北臺南與南嘉義一帶在地的熱銷品牌,產地來自後壁,而同樣也是後壁生產的永興醬油,流通區域大多在新營周遭幾個區。過了曾文溪便少見永興,而多為生產基地在新化的東成醬油。這些在地好物,因負擔不起連鎖商店的上架費用,也多半沒有龐大的經濟利益發展出完整的經銷制度,如此限定於特定區域的販售網絡,反倒體現地產地消的原則。

地產地消的特色,表現得更顯著的是農產品,白河蓮子、鹽分地帶的蔥頭與大蒜,或是西港、安定、善化一帶,每年冬季當季產製的麻油,都可在當地的雜貨店中販售,這些農產品或加工品,未必然經過政府的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因此即使是產地內就有大型超市,這些在地好物也沒有機會成為架上的貨物,而雜貨店就是這些蓮子、麻油重要的棲身之地。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全球化下的雜貨店生態

雜貨店調查啟動時,遭逢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原本全球化的貿易系統,調度了彼此依存的需求物資,造成各國專業生產的分工體系,如同臺灣種植黃豆不見效益,自然就以國外進口為主,使得各國國內豐富多樣的產業生態,自然被壓縮了生存空間。然而,新冠肺炎一起,或者出於預期心理,或者貿易網絡受阻,跨國貿易系統受到影響,往來貨物受阻,物資有匱乏之虞。地產地消微經濟系統的雜貨店,反倒體現了物產、人群與土地的關係,在疫情當下,足以讓人反思傳統生產與商業機能存續的必要。

另一種全球化現象下的雜貨店生態,則是臺灣各地的雜貨店,已發展出供應跨國移工生活所需的消費需求,年長的本國店東跟年輕的跨國移工,在雜貨店的交易場域中互動,比手畫腳可以克服語言隔閡,店內商品也能應付移工需求,那些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與泰國的貨物,說明了社區內東南亞員工的來源。移工的需求,可以說是延續臺灣各地雜貨店經營生命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雜貨店,是認識社區、瞭解人群的窗口

除了移工消費者,雜貨店必須尋求更多的生存空間。臺灣超商的密度全球數一數二,刻板印象中,總覺得雜貨店難敵超商,但超商是一門將本求利的生意,開店前的區位評估、設備投入都很慎重,這就有機會讓雜貨店依循著游擊戰的原則生存,可能是在超商未普及的鄉村,抑或是都市中的某一、兩條巷弄中,低成本、高齡者人力所構成的雜貨店,就在此間開展出交易的需求。而這些滋生於基層社會、依靠地緣關係所形成的消費需求,往往又以顧客與老闆間深厚的友誼為後盾,兩相加總,成為了雜貨店持續經營、展現韌性的關鍵因素。

二十一世紀之初,有人說雜貨店要走下歷史舞臺、成為文化資產了。但至今開展的雜貨店調查,其多樣性都還讓我們面臨如何取樣的選擇困難。適應於不同社區生態而生的雜貨店,有其可生存的條件,甚或可歸納出若干法則。

因此,雜貨店的故事,不是最後的回眸,也非關舊時光。雜貨店,是認識社區、瞭解人群的窗口,甚或給予當代社會必要的提醒,帶我們從基層社會運作的邏輯中,看見應時調整、靈活機動的的社會機制。那應該是,關於臺灣如何成為臺灣的故事。

內容來源:《走!去雜貨店買故事――博物館ⅹ高中協作的臺南地方學》三民書局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返鄉青年帶路 石岡漫遊 秘境之旅
林園解密 尋找鳳山丘陵的秘密日軍坑道
善用科技不怕被取代!房仲聘AI寫手上工 售屋資訊更完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