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奏曲》加班加好加滿?勞工的時間主權⋯感受與現實

時間主權人人愛,站在政策角度,必須承認:勞工群體屬性各不相同,必須因應不同需求,做最適安排。(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講到工作時間,毋寧面臨重組:個人的時間主權,呈現微妙變化,工時與自由支配的休閒時間,界限越來越模糊,職業與家庭日益交互滲透,各自的時間板塊,移動與碰撞,原本相對穩固而確定的從屬性勞動,時間內容也越來越難以單一模式理解,有時不只是開始與結束的時間(上下班),甚至是工作過程中的時間安排。這是一個變動的時代,時間結構也不例外。

在此趨勢下,工作時間的彈性化,廣受注意。我們不斷聽到涇渭分明的對立說法:一方面,工時彈性化,描述為不可逆,來自生產面的產業結構與技術變遷,但也與個人化發展脫不了關係,勞動者的生命周期不但重組,傳統僵硬而落伍的制式時間結構,將漸遭揚棄。

但另一方面,工時彈性化也常被理解為「新興資本主義剝削手段」,與新自由主義宣揚的邏輯一致,只是拆解勞動者正常而健康的個人與社會時間結構,剝奪僅剩之時間主權,一切為資本積累而服務。觀察角度如此差異,在工時政策的建構上,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便常為光譜的兩端,呈現不斷的衝突與拉扯,難以消弭。

官方調查下的勞工主觀感受

2024年1月,勞動部發布《112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內容涉及工時,或可提供觀察線索。在調查的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間,有延長工時的勞工,每月約延長13.4小時,不到勞動基準法每月加班上限46小時的1/3,有加班者,占41.2%,不到一半。以職業別來說,專業人員53.5%為最高,機械設備操作、組裝人員等各43%而居次,後者平均每月延長工時20小時,已是最高,仍不到法定上限的一半,居次的技術員、助理專業人員為17小時。請注意這個所謂平均最高時數的加班:如以每月20個工作日計算,正好每日加班僅一小時。台灣勞工過勞嗎?好似看不到具體證據。

哪些行業加班多?根據調查結果,電力及燃氣供應業63.1%,公共行政、所謂強制性社會安全56.1%,運輸及倉儲業51.8%,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為50.5%,其餘均不及五成。傳達之訊息:絕大部分產業部門,只有不到一半勞工,有加班經驗,等於每週嚴守40小時法定工時。即便是最高比例的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平均每月延長者亦僅有15.1小時,僅次於製造業的18.1小時,高於支援服務業的14.6小時,換言之:加班時數最高的行業,平均每次加班為0.9小時,最多的職業別,為一小時,而最多人加班的行業,也有近四成的人沒有延長工作(電力及燃氣供應業63.1%)。

這項調查,是以勞工為對象,而且是「印象與主觀看法」,並非客觀工時統計,但無疑透露一個重要訊息:既然是勞工主觀,就不會有工時總數扣除非工作日而平均後之客觀數據,某個程度,反而可以稀釋掉「不同工作日不同加班實況的差異性」影響,也就是不會有「客觀工時統計除以扣掉假日之實際工作日」現象,將間接膨脹工作日的加班時數。透過主觀印象的調查詢問,反而能突顯某些實況:勞工精準的自我感受。當然,抽樣出現的代表性與解讀信度,不免啟人疑竇。

加班加好加滿,真的嗎?

一個有趣的線索,觀察「勞工近一年曾經月延長工時超過46小時」的數字:97.1%,接近全部,不曾超過法定上限,超過者,整年只有1至2個月,佔比最高,1.2%,3至4個月者則為0.9%,加起來已是2.9%中的2.1%,換言之,即便有超過每月工時上限者,逾半僅有兩個月不到,一年多數時間沒有超過每月上限。以職業別觀察曾超過46小時者,專業人員4.3%最多,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3.8%,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3.5%居第三,如是行業別,則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之7.3%最高,運輸及倉儲業3.9%,製造業、支援服務業均為3.8%。由此看來,不少企業界主張「打開46小時加班上限」天花板,並無現實根據,不見需求。

在工作時數上,81.5%勞工,希望維持目前時數,11.9%希望減少,但也有6.6%希望增加,其中5.6%原因為「希望增加薪水」,希望減少者中,4.5%來自「更多自己的時間從事其他活動」,而「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則各占3.4%。不讓人意外的:希望增加工作時數者,以國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10.8%)、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最高(9.3%),希望減少者,則以碩士級及以上(17.8%)、專業人員最高(17.7%)。按每月收入別觀察,月薪未滿26,400元者,占希望增加工作時數者最高(18.3%),而希望減少時數者,則隨收入增加而比率遞增。確實,還是有勞工希望延長工時,主因為薪資太少,或許,這也是2016年第一次一例一休修法,遭逢重大反彈的由來,至少對來自勞方的反對而言。

週休2日確定、3日呢?

不改變每週工時時數前提下,每週休2日的工作5天,區分上下班採彈性時間、採固定時間兩者,幾乎不分上下(45.4%、44.7%),也看不到在男女的顯著影響。不同年齡分佈上,呈現有趣對比:15-24歲,喜歡固定上下班時間者,高於想彈性的人(45.7%、41.2%),但不能說顯著,25-34歲卻直接翻轉:比例變為37.2%、49.4%,具有顯著性,接下來35-44歲、45-54歲,兩邊無分軒輊,到55-64歲,又突變為62.1%、33.2%,至65歲以上,又呈現出31.8%、68.2%的明顯對比。接近退休的勞工,六成以上不再想彈性上下班,只願固定,而退休後的再就業,則接近七成要彈性上下班,而25-34歲,推論或為適婚年齡群體,約半數想固定時間上下班,可能是「彈性上下班」帶來某種自由時間遭壓縮的不佳印象。

比例不高者,希望「增加每日工作時數、減少每週工作天數」,如週休3日、每日工作10小時(8.7%),且與年齡分佈息息相關,越年輕者,支持就越顯著,但必須承認,最高也只有15-24歲之11.7%、25-34歲的11.6%,只有一成上下,如觀察所有年齡群體,是否可直言九成以上台灣勞工「不想週休3日」?週休3日,但每日工時必須延長,似乎不是台灣勞工之偏好。極少數之受訪勞工,則贊成「減少每日工作時數、增加每週工作天數」,如週休1日、每日工作6-7小時(1.2%),比例應該無足輕重:絕大多數勞工,意向週休2日無疑。

社會行動者眼中的實況:疲憊

勞動部報告,對台灣工時實況,似乎沒有太「地獄般」的呈現,但必須承認,跟社會普遍印象,不無差距。以2022年4月公布的1111人力銀行調查為例(與勞動部觀察期間僅有接續之幾個月差距),高達6成8的受訪上班族,不滿意目前工作狀態,其中有41.4%覺得偶爾疲憊,有26.3%感到非常倦怠。根據這份報告,上班族每天平均工時落在8.8小時,與目前每周正常工時相去不遠,但有56.5%上班族每天平均工時達9小時以上,有63.6%勞工每月都必須加班,整體平均加班時數為15.7小時。雖然有高於勞動部數字之一定顯著性,整體而言不算極高,但不低比例的「主觀疲憊感」,顯示工作密度、負荷與壓力,而非單純的工作時數,已經成為關鍵。

一個類比:全球總工時最短的德國呢?

以年度總工時為例,比台灣少600小時以上的德國,勞工的主觀感受如何呢?德國勞動社會部所屬之勞動市場暨職業研究所(IAB),在一份2023年底的研究中 – 跟前述我國報告調查區間相仿,透露以下訊息:

-勞工事實上的工時,總與自己希望的有差距。

-男性抱怨工時太長者較多,相對的,女性常抱怨工時太少,這應與女性部分工時比例過高有關。

-全時工作者,有明顯「希望減少工時」趨勢,在疫情高漲時尤其明顯。

-部分工時者所期待之工時時數,過去數年來相對穩定,雖然事實上時數有明顯增加。

-在微薄工作者、薪資低的勞工,明顯希望工時延長。

-2010年至今,「不要加班費、寧可補休」之趨勢明顯,對勞工休閒時間支配較為有利的彈性工時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如動態工作、工時帳戶。

有德國勞工,希望增加工時,增加收入,雖同時呈現成「要補休、不要加班費」的相反趨勢,可見,類型不同,需求就不同,無法單一模式看待。德國研究也顯示,傳統上「家庭內唯一工作者」、特別是男性持家模式,今日已難得一見。年輕世代,夫妻雙薪,以夥伴關係,共同分擔薪資勞動與照顧子女,換言之,不同的工時型態,才能符合需求。根據推估,家庭每週應實行67小時工作模式,才能符合家務需求,同時支撐家庭經濟,這個工時在「家庭唯一工作者」基礎上當然不可能實現,今日無法想像每週工時要接近70小時,如果套用至雙薪家庭,則需要不同的工時模式與安排,而且是兩人相互搭配的。

越來越多德國勞工,著眼的不是工時長短、總量時數,而是更多工時狀態的支配可能性,不同的形成空間。週休3日,工作4天,雖然多數贊同(前提是工資不能下降),但更多勞工期待的,毋寧是工時安排的進一步區別化: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勞工需要不同的工時模式,不論是照顧的需求,或職業上的自主性;勞工,希望能有更多「個人化工時」。對企業而言,面對勞工「工作與生活平衡」願望,如何調配個別化的、由勞工主導的、彈性的工時形成,才是穩住並爭取勞動力的關鍵;所謂的「每週X天」,勞工各自填寫,符合不同需求,方屬當代王道。

時間主權如何實現?

這些觀察告訴我們什麼?時間主權人人愛,問題是如何實現?站在政策角度,必須承認:勞工群體屬性各不相同,必須因應不同需求,做最適安排,或許,有些工時為名的爭議,毋寧是工資過低的問題,雖然不該說:工時問題該以工資方法解決,但切不可忽視兩者關聯。如何相符產業需求?永遠無可避免,勞工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合理正當,但必須能抵擋產業競爭的考驗,如何兩全,不管叫務實還是必然,都應是政策關注焦點。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藍綠兩院長分別宴請黨籍立委 綠委曝韓國瑜此時設宴時間點不尋常
OpenAI估值高達860億美元 創辦人奧特曼的不透明投資帝國直接受惠
水岸首席挑高4米8旗艦廠辦 開創企業榮景新契機營運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