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奏曲》台灣技職教育的改革構想:以銜接職涯多樣性為目標

總統賴清德日前出席全國技能競賽閉幕典禮,致詞時表示,政府重視技職教育發展,除了將強化師資、提升技職教育儀器及設備的品質,也加強產學合作、縮短產學差距。(圖片來源/Flickr@總統府)

對於技職教育的公共討論一直有一種說法,這種說法認為民間教育改革運動推動的廣設高中大學,傷害了技職教育。然而從歷史與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這一說法值得再商榷。

長期面臨資源弱勢的技職教育

眾所周知,台灣在1960年代為了因應發展經濟需要的人力,因此透過人力計畫指導,控制高中然後擴張高職,因此在1960-1990之間,有所謂高中職比例從6:4調整至3:7的格局。這個教育擴張手段,主要以私立學校為主。私人興學一直都是台灣擴張教育的特色,這一手段得以快速增加入學率卻不至於增加太多國家的財政負擔,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技職教育在高職、專科學校或大學,都是以私立學校為主。

一般而言私立學校缺乏政府資源挹注,學費也比公立學校高,因此私立技職學校的學生必須繳交較高的學費,卻享有較差的教育資源。

1995年教改會的研究曾經指出,當時私立學校的教師流動率偏高,教師合格率僅有43.62%,遠低於公立學校的92.25%。另外在職業學校、專科學校和技術學院的課程銜接存在許多問題。課程標準也缺乏常設單位編制做研究更新。在招生方面,當時考試順序是高中,在五專,公立高職,最後才是私立高職,這一順序本身就反映了國家對不同教育管道的階序認知。

上述問題顯示在教改運動以前,技職教育就一直處於弱勢的位置,而且這一問題延續至今仍然存在。以生師比數據為例,2021公立高中生師比約為11.42,私立學校則為20.26,如果進一步以私立高職來看的話,2010-2013年之生師比甚至高達26-30。學費方面,長期以來私立學校的學費大約都是公立學校的2倍,公私立學校之間的學費平等,直到晚近10年才開始逐步落實。就長時間的結構變化來看,技職教育的弱勢問題其實根源來自於國家在教育支出的不足,造成長期制度性的教育不平等。

教改運動的診斷與盲點

教改運動當時對升學主義問題的診斷,認為過度的升學競爭源自於高等教育供應不足,也因此運動主張國家應該要對教育鬆綁,訴求廣設高中大學來解決考試升學亂象。教改運動雖然對問題提出正確的診斷,但是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並沒有真正直面當時技職教育制度本身,以及技職教育長期資源不均的問題。之後由教改會推動的綜合高中,雖然被寄望為高職的替代方案,但最後這一目標並沒有真正實現,反而是學生就讀高職需升學至科技大學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這一現象經常被詬病為在弱化技職教育。

嚴格來說,以目前產業對知識與技能的需求來看,技職教育已經很難只停留在高級中等教育而不往高等教育方向發展,以精密機械領域為例,在生產現場除了基本的機械加工知識外,還必須具備CNC程式寫作能力,或是操作CAD/CAM/CAE軟體的能力,再考慮到其他機電應用整合,或是最新的物聯網、AI等工業4.0相關技術的導入,這些專業知識已經無法完全在高職階段能完全傳授,而必須延伸至大學。另外大學也具有提供跨領域知識以及通識教育知識的功能,因而有益於提升學生在民主社會中的公民素養,從這些觀點來看,高職升學至科技大學未必是弱化技職教育。從全球在1990年代後的教育改革浪潮來看,技職教育也都進一步在與高等教育接軌。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當技職教育往高等教育接軌時,大部分的學生仍以升學為唯一選項,技職教育整體而言缺乏更具有包容彈性能兼容就業與升學的方案(目前產學攜手2.0的規模仍然很有限),另外以升學作為改革方向,並未解決過去許多技職教育面臨的問題,包括生師比偏高、技能檢定與教學的衝突、課綱與產業需求落差等問題,科大教學現場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科技大學對教師的考評,越來越重視論文發表,這就可能使得教學現場與實作技能或產業需求脫節。另外科技大學比一般大學的生師比高,卻要面對比一般大學更複雜的教學現場,除了社經地位弱勢的學生較多使得老師必須多費心以外,老師也可能要依據一般生、非本科生或技優生來調整教學內容,許多技優生雖然在高職階段透過技能與技藝競賽獲得升學機會,但經常因為高職階段投入實作訓練的時間太多而忽略基本學科能力,因此在大學階段反而無法完成學業,另一方面許多大學科系也無法提供這類以實作見長的學生適合的教學內容。

以銜接職涯多樣性為目標的技職教育改革

簡言之,長期以來台灣技職教育面臨的問題其實是各項制度與部門之間的「斷鏈」,包括高職到科大到產業之間的斷鏈、學校教學到技能檢定到職場能力的斷鏈,同時學生多樣的職涯與學習需求,學校是否都能滿足也一直是問題。也因此,未來的技職教育改革,其中一個項目應該以「銜接職涯多樣性」為目標,技職教育必須要有能力銜接多種學生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

要達成銜接職業多樣性為目標,則必須有兩個要件,第一個為增加技職教育的公共性,政府需對技職教育挹注更多資源,特別是降低生師比,使得學校與教師有更多餘裕與能力投入和改善技職教育的教學環境,進而承接不同條件的學生。目前台灣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比例,跟國際相比仍然明顯偏低,依據2019年的統計數字,國小、中等及中等以上非高等教育,台灣的公部門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1.8%,同時期OECD國家的平均則為3.2%,以這一標準來看,台灣的教育經費仍然有許多擴張空間。

要銜接職業多樣性,第二個要件是建立高職、大學、產業與工會等團體,以及跨政府部會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這點在2015年頒布的技職教育法,以及教育部的產學合作相關業務,已經有部分溝通機制。不過對於教育法規和勞動法規,有關檢定、就業、教學和升學之間的關係如何釐清與整合,仍然有很多挑戰要走。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日52年來首次舉行聯合搜救演習 海巡署船舶在日本停靠補充油料
隨著美股回檔 股神巴菲特4年來首次大砍美國銀行持股
《紐時》揭中國身價最高囚犯...肖建華坐牢仍握3億美元螞蟻金服股票 趙薇夫婦也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