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大選最終決戰的三大關鍵

韓國5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五位候選人日前電視辯論合影.(路透)
韓國5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五位候選人日前電視辯論合影.(路透)

作者:鍾樂偉(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並為韓國翰林大學言論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著作包括《韓瘋》、《心韓》。)


「這是一場在結果上沒有懸念,但投票意欲卻猶如30年前第一次直選般強烈的韓國總統大選」

自從上年年底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因牽涉入與閨密好友崔順實的干政醜聞,不到兩個後被國會以大比數通過彈劾議案,最終更破天荒地在憲法法院以一面倒的判決被彈劾下台以來,動盪的政治局面一直影響著韓國的國家未來去向。其後,懸空的國家領袖位置暫由國務總理黃教安代行,兩個月內提早舉行原定於12月安排進行的總統大選。因而,5月9日就是韓國4,000多萬選民,決定誰是下一位入主青瓦台領導國家未來5年發展新主人的大日子。

3月起至今,承接著韓國全國性一面倒積壓已久反朴槿惠運動的呼聲,一眾在野民主黨派有志有力出選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政治領袖,一直在過去數月間的大選民調支持度中,穩定地領導群雄,主導著選情的最後結局。反之,不論是前總統朴槿惠原屬的韓國保守派執政「新國家黨」,還有在彈劾風波後因「反朴」與「親朴」分裂而成的「正黨」與「自由韓國黨」,無一位黨內代表能夠在任何總統大選的民調中,持續地擁有一成以上的民意度。可見5月9日這一場韓國總統大選的最終結果,究竟那一個派別能進駐青瓦台,觀乎民情,早於3月前後已早判定,那必然是在野派的囊中之物。

結果,由於提早大選的關係,韓國各大政黨都加快完成黨內初選,推舉代表該黨參加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在經過多場黨內初選以後,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決定由上屆總統大選中落敗的領袖文在寅擔大旗,帶領今天民望最高的政黨出選總統。另外,作為第二大在野黨「國民之黨」的領袖,安哲秀今屆決定捲土重來,代表「非文在寅」的民主派人士參選。此外,還有韓國左派出身的「正義黨」代表沈相奵、傳統保守派的「自由韓國黨」代表洪準杓及「反朴派」後獨立成立的新政黨「正黨」的領袖劉承旼,五人一同角逐2017年韓國總統的最位寶座。

超過80%的投票率

自今年年初起,根據韓國多間統計機構進行的總統大選民調,全部劃一顯示出領導著「共同民主黨」的領袖文在寅,一直在大選中的支持度大幅度領先著其他同屬在野派,甚至任何一位出身保守派的總統候選人。在「民調中止期」前最後一次公布的數字,文在寅的民調也比最接近他的「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相差超過20% 以上。以超過2成以上的差距進行選戰前的最後一周,相信文在寅當選已是再沒有任何懸念,大眾只是關心他最終能否取得50% 或以上的選票,獲得過半的民意認受性,有助他往後推行新施政時更有輿論的支持。

另外,以慣常對民主選舉的準則,一般而言如果大選結果早已勝負已分,選情或多或少會受此格局影響而令選民投票意欲大減,最終導致低投票率的情況發生。但這一次2017年韓國總統大選卻出現了反常現象,雖然文在寅當選的機會早已高唱入雲,未有其他對手對他的選情帶來任何威脅,但就在韓國上周提早進行的「事前投票」安排中,最終卻出乎意料地創出了韓國3次曾經安排的選舉「事前投票」歷史上,最高一次的數字,擁有26% (即超過1,100萬) 的國民已於上周投下他們神聖一票。因而,大部份輿論也大膽預計這一次大選的最終投票率,或許能衝破8成,成為自1997年已故前總統金大中當選年以後,20年來首屆出現過8成的投票率。

選情雖淡但投票率卻反常般高,這其實是在反映著韓國普遍民眾,一直希望借這一次大選機會,如貫地大舉宣洩出自朴槿惠上台以來,對整體保守派別專橫執政,如偏袒與向財閥利益輸送、縱容特權階層貪污舞弊、肆無忌憚地破壞言論自由、修改國內歷史教科書以歌頌獨裁歷史、以言入罪控告新聞記者、對示威人士以強暴方式鎮壓及未有協助改善青年人的就業環境等等政策的不滿。上年年底過百萬的韓國群眾先以燭光凝聚力量,拉下了朴槿惠。今天,他們決議再以真正的選票,身體力行地投票,把國家從保守派濫權的一方逆權過來,製造政權變天。因而如此,2017年總統大選的份量,絕不亞於30年前韓國從獨裁轉變至民主體制的第一次選舉。當年曾經創下約9成的投票率,今天也不遑多讓。

保守派別選情何去何從

受朴槿惠的政治風波影響,韓國保守派別的選情一直未見有起色,代表著傳統保守力量派別的「自由韓國黨」領袖洪準杓,他的民意支持度一直只能勉強維持在百分之十左右的水平,根本難以為文在寅的選情構成絲毫威脅。然而,觀乎韓國政治光譜中的年齡層分佈,50歲或以上的長者群眾,一直是保守派別的「票倉」來源,而且隨著韓國社會越趨老齡化,單看近年韓國多次地方與國會選舉中,保守派的選情雖然嚴峻,但尚且仍有約2至3成的一定既定群眾基礎實力。那麼,為何這一次選情中,未有如實反映出類似情況?

首先,受朴槿惠的政治醜聞影響後,韓國傳統保守派的力量一來受來勢洶洶的進步派步步進逼,實力被大大擠壓。但更大的理由是,因為隨著保守派內部的「親朴」與「反朴」力量因彈劾風波後一分為二後,原有較為鐵板一塊的保守力量卻形成分裂狀態。反朴派的力量擔心因受朴槿惠彈劾一事影響選情,因而脫離並成為立新的「正黨」,而親朴派的則被迫改組成立了新的「自由韓國黨」。在這一次大選中,「正黨」先派出劉承旼參選,另外「自由韓國黨」則派出洪準杓為該黨的大選候選人。雖說劉承旼的支持度一直只在維持著個位水平,未能左右大局,但卻在多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上取回一定人氣,甚至與洪準杓針鋒相對,最後使兩位同屬保守派的候選人兩敗俱傷。

但更深層次的是,縱然韓國政壇與社會上,自已故總統盧武鉉上台以後,建立出另外二分的「親盧」與「反盧」派政治力量,以往部份「反盧」派中間選民或會與溫和保守派力量重疊,拉闊了保守派的政治光譜至中間路線上。但這一次由於「反盧」派的政治力量,卻由同屬進步派的政治領袖安哲秀壟斷。安哲秀自宣佈參選以來,他提出的經濟、外交與北韓問題政綱,都比他所屬的「國民之黨」立場來得更保守,明顯是希望透過向中間路線靠攏,取悅部份溫和保守派選民的支持,減弱了洪準杓的實力。雖然自總統電視辯論會以後,大部份保守派的支持者決定因應形勢,決定重回支持洪準杓,但根據韓國蓋洛普的民調顯示,當中保守派的群眾,卻只有4成維持支持洪準杓,但有2成左右轉向支持安哲秀,可見保守派票源的碎片化,是影響著往後韓國保守力量如何重整的關鍵。

沈相奵與劉承盿的影響力

「一強兩中」是2017年韓國總統大選中最能概括選情形勢的形容詞。就在文在寅當選已再無懸念之際,高投票率會否一來他帶來過半的得票率,還有究竟洪準杓與安哲秀二人在民調上不分上下的局面,最後誰勝誰負,另外民調支持率一直在兩成左右上落的二人,究竟那一位能夠獲得超過15% 的票數,取得選舉經費全額退款,但原來這些種種問題的影響因素,卻繫在兩位已無勝算的候選人,沈相奵與劉承盿身上。

一直在整次大選民調中大為落後的韓國在野進步派「正義黨」領袖沈相奵,與代表著保守力量中「反朴」派大本營的領頭人,韓國「正黨」代表劉承盿,二人雖然早於參與階段,已知勝算無望,民調只在維持在個位數的支持度,但隨著4月底韓國各大媒體舉行了多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以後,憑著清晰的辯論辭風、擁抱勞工與基層的左傾立場,還有對保守派候選人咄咄逼人的強者風格,沈相奵在最近數周的人氣支持率一直急升。另外,「正黨」的總統選候人劉承盿雖然一直被「自由韓國黨」人士猛烈抨擊,並要求他退選,甚至有部份本以加入「正黨」議員卻曾考慮亡重回舊黨懷抱。面對嚴峻環境下,但受盡壓迫的劉承盿及他的「正黨」,卻反而獲得大量網民的同情,在短短數天間獲得的籌款數字,卻錄得20倍的增長。可見究竟沈相奵與劉承盿二人,最後獲得的得票率,會否衝至接近百分之十,也是今屆大選中的另一關鍵之處。

因為影響著文在寅最後的得票率,比他更親基層與勞工的沈相奵,更有能力吸納弱勢群眾的支持;而走「反朴」保守路線的劉承盿,則有力吸取部份中間溫和派,並與安哲秀走類似路線的票源上。因而,要知道最終文安二人最後票數的差距,其實還要看沈相奵與劉承盿的實力,究竟能去到多遠才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