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師持續罷工》南韓通過新法 醫助、護理師可部分行醫...台灣醫護怎麼看?
韓國醫師罷工越演越烈,南韓國會8月28日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醫護法案》,醫師助理(PA)護士行醫將從明年6月起合法。(圖片來源/freepik)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數據則顯示,韓國每1000人擁有2.6名醫師(包括韓醫師),低於每1,000人3.7名醫師的平均值,是其成員國中,醫師與患者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
過去十多年來,韓國醫師的平均年齡不斷上升,預計2035年全國將至少有1萬5千名醫師人力缺口。南韓總統尹錫悅表示,地方基本醫療系統正在崩潰,兒科婦產科等重要醫療部門人力缺乏,地區間的醫療差距也達到了嚴重程度,為重振地方基本醫療,尹錫悅宣佈2025年起每年多招收2,000名醫學院新生,希望能增進國民醫療品質,並提升年輕醫師工作環境。
不過,大韓醫師協會認為,韓國醫療短缺的問題,根本問題不單是醫師總量不足,而是科室與城鄉分配不均、勞動條件劣等、訴訟風險高等,單純增加人數並不會解決這個問題。
也因此,自今年2月20日以來,韓國醫界為了抵制政府以「填補超高齡化社會醫療缺口」為名強推的醫學院擴大招生政策,以罷工、示威、辭職等方式進行抗爭,許多醫師集體辭職,也有不少醫學院學生也罷課並宣佈休學以示抗議。
在經過一連串的抗爭示威後,南韓國會8月28日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制定醫療護理法案的議案》(簡稱《醫護法案》)。根據法案內容,醫師助理(PA)護士行醫將從明年6月起合法,替補實習、住院醫師集體辭職而空下的缺。
南韓醫護新法讓護理師執行部分醫療程序
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從現行的《醫療法》分離出有關護理師的規定並另行制定《醫護法》,是護理師行業期盼已久的夙願。朝野均期待《醫護法》落地後,醫助護士可執行醫師的部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填補因醫政矛盾長期化而出現的醫療空白。
而法案通常在頒布9個月後施行,《醫護法》將經下月的國務會議審批後,最快於明年6月起施行。
根據路透社報導,多年來韓國護理師遊說團體和工會致力推動一項改善工作環境的護理法案,但在醫師的堅決反對,以及缺乏國會跨黨派的支持下,法案遲遲未能通過。不過自從韓國住院醫師罷工至今,護理師在法律和工作方面的負擔日益沉重,以及新冠案例的飆升,擔心醫院不堪負荷,促成對立的政黨尋求折衷。
新法中所謂的醫師助理護理師(醫助護理師 Physician Assistant,簡稱PA)處置某些程序,韓國政府表示,初步法案中列出的一些其他要素,包括是否鬆綁護理助理的資格要求等,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韓國護理師協會(Korean Nurses Association)樂見這項法案通過,也表示這是努力19年的成果。南韓保健福祉部部長曹圭鴻在簡報中表示,新法有助提高對醫療專業人士的支持,並籲請醫師尋求解決罷工之道。
首爾大學醫院,罷工的主要場所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陳培哲認同韓國做法,台灣可參考
對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指出,「韓國醫界把醫師的利益放在病人的利益之上,違反了成為醫師的宣言,很難得到支持。但為什麼韓國醫師覺得他們需要這樣做呢?」
陳培哲提到,去年就跟韓國的朋友說過,如果罷工持續下去,大量醫療工作讓沒有罷工的醫師去做,會承擔不了,這時政府很可能就會把過去只能由醫師來做的醫療工作,交給訓練有素或是資深的護理師來做。
他進一步指出,韓國國會的立法,大方向就是要減少醫療工作對於醫師的依賴,來讓合格的護理師承擔更多的醫療工作,這樣政府就不會收到醫師罷工的鉗制。「我個人是很贊成這樣的方向。其實很多醫師的醫療工作,都非常簡單,可以由合格的護理師來做。護理師的人數很多,做起來會更有效率,且護理師執行同樣的醫療工作,病人付費也可以較低,應該要往這個方向走下去。」
陳培哲以醫院住院病人的照顧為例,表示現在已越來越依賴專科護理師,而非年輕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效果好且成本低,已經行之有年。這樣的趨勢如果推動下去,整個社會的醫療會更可近且更便宜。」
他認為只有非常專業的醫療工作,才需要由醫師來做,其他的可盡量由護理師來執行。
護師工會:護理人力不足問題仍要重視
不過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則認為,韓國其他和台灣重疊的問題,例如護理師放無薪假和被調動科別場所,以及低薪護病比的問題,並沒有被特別報導和重視。
「上述問題在一起,才是護理人員罷工的最大原因。」陳玉鳳指出,韓國護理職場也跟台灣遇到相似的狀況,「他們因為醫師離職,被迫執行醫師工作,責任沒有區分也是問題。」
陳玉鳳認為,當大量的護理人員去做PA醫師助理工作,當然會擠壓到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況,人力不足問題一樣會發生,因此不論是韓國政府或台灣政府,除了醫師的權益外,都應進一步加強重視護理人員人力及分配的問題。
更多信傳媒報導
美大選後恐上演「美中關稅戰2.0」 外資將中國股票評級調降至中性
柯文哲遭羈押 民眾黨痛批檢廉「羅織罪名」 北院「單憑揣測入罪」
臨股會最後買進日爆大量38萬張 外資對新光金、中信金態度兩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