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退燒?美媒:疫後赴韓陸客人數不及預期 日圓貶值帶動日本觀光

20日,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日本版發布《韓國旅遊業感嘆,「陸客為何不回來」的理由》一文,指出近一年來赴韓陸客未達到韓方預期,與此同時,日本因日圓貶值,成為中韓兩國民眾出國旅行的首選地。據資料,該文章作者佐佐木和義(佐々木和義)是在韓國從事廣告行銷的日本人。

近日,有美媒報導稱疫後赴韓陸客人數不及預期。(示意圖/unsplash)
近日,有美媒報導稱疫後赴韓陸客人數不及預期。(示意圖/unsplash)

文章指出,自大陸2023年8月解除赴韓團體旅遊禁令以來,韓國「官民並舉」採取多項措施,準備迎接陸客:有酒店在其所有餐廳和咖啡廳引入中文點餐系統,配備陸籍或會說中文的員工,人參、電飯鍋等廠商增加了針對大陸消費者的產品,韓國旅行社積極在北京和上海開展旅遊推廣活動,韓國政府透過部分免簽證費、擴大免稅範圍、增加航班等方式來吸引陸客……但9個月過去了,陸客訪韓數量未及預期,韓國並未迎來大量陸客。

據作者分析,陸客不想前往韓國旅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大陸政府拉動內需的措施,大陸正努力振興國內旅遊;二是「代購」數量銳減,由於跨境電商的發展,對「代購」的需求大大減少,加上陸企正生產製造韓國流行產品的替代品,大陸消費者無需赴韓就能獲得相關產品或替代品;三是日圓貶值,日本成為陸客出國旅行的首選目的地,今年4月,也就是在大陸「五一」連假前夕,大陸旅遊相關網站上有關日本旅遊的搜尋量是2023年同期的3倍。

韓國東大門是陸客最愛的觀光地點之一。(示意圖/Pixabay)
韓國東大門是陸客最愛的觀光地點之一。(示意圖/Pixabay)

與此同時,赴大陸的韓國旅客數量也未增加。2024年一季度,仁川和北京之間的旅客數量約為14.9萬人,遠低於疫情前2019年第一季的27.1萬人。此外,中美關係緊張以及部分韓國企業將生產基地從大陸遷往越南,也導致商務旅遊需求下降。

在中韓人員往來減少的同時,跨境電商平台全球速賣通、Temu、Shein的貨物量卻在成長。根據韓國統計局的數據,韓國2023年從大陸進口的個人物品達3.2872兆韓元(約767.87億新台幣),是2022年的兩倍多,更是疫情前2019年的5倍。

日本因日圓貶值,成為中韓兩國民眾出國旅行的首選地。(示意圖/Pixabay)
日本因日圓貶值,成為中韓兩國民眾出國旅行的首選地。(示意圖/Pixabay)

文章稱,日圓貶值也影響了韓國人赴陸。韓國人赴陸需要支付旅遊簽證費,等待四、五天才能獲得簽證,目前人民幣兌韓元很高,而韓國人赴日則不需要簽證,加上日圓貶值,所以對於韓國人來說,最有CP值的選擇是網購大陸商品,但去日本旅遊。

延伸閱讀
陸委會將赴陸旅遊警示升為「橙色」 國台辦:對台灣民眾威脅恐嚇的政治操弄
陸戰狼大使又語出驚人!盧沙野稱「台灣是叛亂政權」:北京隨時有權驅逐
外國人接連在陸遇襲之際 胡錫進:要防止用「仇美仇日」做極端民族主義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