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取代哭泣聲 心蓮病房安詳無遺憾

要帶您看看,音樂撫慰人心的療癒力。 今天要認識一位鋼琴老師「楊承緯」,他在台中慈院的心蓮病房,擔任音樂志工長達12年。透過琴聲膚慰病患與家屬,在每一次的生離死別,總有不同領悟,這也是讓他,持續下去的動力。

湯琇智老師、癌末住進了心蓮病房,她掛著微笑,和音樂志工、鋼琴合奏。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音樂志工楊承緯:「 隱形的翅膀(曲名),她(湯琇智)就是學會(彈奏)這首,她很開心。」

湯琇智的妹妹湯琇雅:「 我們看到姊姊笑得這麼開心,其實我們都很欣慰。」

沒有多久,湯老師無法從病塌起身,但她還想聽音樂,於是志工回到鋼琴座位。 一曲終了,湯老師的人生、走到盡頭。告別式這天,湯老師的外甥女、小宥宥,主動請求音樂志工、楊承緯,教她彈琴。 湯琇智的妹妹湯琇雅:「 小宥宥回家就有表示說,那我也要趕快學(鋼琴),彈給(天上)琇智姨姨聽。」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音樂志工楊承緯:「 我覺得是用音樂,(親人)往生之後的一個小小的療傷。」

研究顯示:音樂治療對兒童心理創傷、慢性身體疼痛,以及癌症患者的病痛緩解,都有一定程度的療效。 於是、音樂治療經常應用於安寧病房。這台膚慰人心的琴,貼上「邱進坤」名字,他是一位愛好音樂的臨終病患。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音樂志工楊承緯:「 之前那台琴 已經不堪使用了,邱(進坤)師伯他剛好,那個時候進來(心蓮病房),很謝謝他捐一台這麼棒的電鋼琴,(當時)他不太能講話了,所以(人生)最後 他是比讚。」

用音樂陪伴重症患者和悲傷家屬,楊承緯這12年來的志工生涯,體會到音樂、不但能療癒對方的心,也能昇華自身的靈。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音樂志工楊承緯:「 (音樂治療)真的是互相的,他的情感流動,自然而然就是會回饋給你。」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許峰碩:「 音樂治療 那更進一步,急性(病患)的治療 也應該要,早期也一些(音樂治療)介入,國家的資源也應該要投注,在這個(音樂研究)上面 。」

「樂」來「樂」快樂,音樂跨越語言和文化隔閡,觸動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兒童外科造口護理研習 病友家屬交流經驗
三義靜思堂啟用 把愛鋪向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