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者推電音 打破創作高門檻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6日專電)電子音樂發展在台灣少被討論,但在生活中早已多有應用。交通大學副教授曾毓忠和旅法學者廖琳妮積極為學生找舞台,並盼電子音樂教育自小開始,打破音樂創作的高門檻。

旅法音樂學者廖琳妮和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電子音樂組副教授曾毓忠在許多單位協助下,去年首度策劃台法電子音樂比賽,法國有6人得獎,台灣也獲得6獎項,交大音樂所就拿下其中5個。

台法得獎者近期在法國波爾多(Bordeaux)、漢斯(Reims)、巴黎巡迴演出,並與波爾多、漢斯音樂學院作曲班學生交流,曾毓忠受邀演講,談台灣電子音樂發展。

曾毓忠舉例,電子音樂在生活上的應用,例如手機鈴聲、電影配樂和歌手林強的作品可為代表。

他受訪時說,「學過電子音樂的人,耳朵會很開放」,音樂不是只有鋼琴、提琴的聲音,電子音樂工作者的很多素材來自環境,例如蟲鳴鳥叫或捷運警示音,因此也特別關懷環境,甚至收錄各種現在不保留、以後可能逐漸消失的現代聲音。

他認為,台灣的美術教育可用上各種素材,自由創造,音樂教育卻一直侷限在直笛、鋼琴,創造的技術要求也太高,要先懂樂譜、學會樂器才能進階到創造,而電子音樂能大幅降低門檻,孩子可以用隨手可得的聲音,用軟體編輯自己的音樂故事。

廖琳妮也表示,電子音樂教育應該向下延伸到小學、國中,提高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

她說,台灣學生需要1個電子音樂舞台,讓他們有機會演出作品,因此預計於2016年再度舉辦電子音樂比賽,除台法外,也希望日本加入。10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