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的5W1H(1)|如何聽一場音樂會

WHAT

什麼是音樂會?

音樂會,就是演奏家直接面對觀眾的現場音樂演出。在錄音技術尚未成形的時代,人們不像現在能隨時收聽音樂,想聽音樂的話,往往就是兩種選擇:一、自己演奏給自己聽,二、請別人演奏給自己聽。而在當時,請歌唱家、器樂演奏家或樂團為自己演奏,往往是皇宮貴族才能擁有的享受。

目前為止,最早被公認的「正式」收費系列音樂會大約出現在17世紀晚期,由一位英國小提琴家約翰.班尼斯特(John Banister)所發明,並且使用「concert」一詞來代表這種任何人能夠買票入場的公開現場音樂演出。班尼斯特原本是一位宮廷音樂家,在失寵於英皇查理二世後,他在1672年12月30日的《倫敦憲報》(London Gazatte)上刊出以下廣告:

在此敬請通知,在倫敦White Friars喬治酒館對面的約翰.班尼斯特先生家(現為音樂學校)中,將在接下來的這周一,有傑出的大師帶來一場精采的音樂演出。演出將於下午4點準時開始。並且自此之後,每日下午的同一時間,都將準時開始高水準的音樂演出。

001
001

▲17世紀晚期英國小提琴家約翰.班尼斯特所發明的現場音樂演出,是最早被公認的正式收費系列音樂會

諾斯先生在《音樂回憶錄》(Memoirs of Music)中,對班尼斯特的音樂會給予了一段論述:「班尼斯特在White Friars買了一個大房間,為音樂家架起了升高的箱子或走廊,以及布簾,其他地方佈置了座位及小桌子,像個啤酒屋的風格。

入場費為每人1先令,讓觀眾們有權要求他們希望演奏的音樂。演出真的非常棒,班尼斯特有能力在倫敦網羅到最好的演奏家,以及可以幫助他發聲的管道。」根據那段時期《倫敦憲報》的記載,這樣的音樂會演出直到班尼斯特去世後仍維持了一小段時間。

後來,音樂會逐漸在特定場館舉行,並隨著中產階級的興起與壯大更加興盛。直到18世紀晚期,海頓與莫札特的音樂作品開始經常在音樂會中發表,成為當個時代的音樂樣貌集合地。

002
002

▲李斯特為第一位舉開「獨奏會」(Recital)的音樂家,當時代多於私人家中舉辦沙龍音樂會

003
003

▲於維也納所舉開的沙龍音樂會「舒伯特之夜」

什麼是音樂會?在音樂會中聽什麼?

現行的純音樂會常見演出形式,有四種類型:

(一)獨奏會:由一位獨奏家演奏(或一位獨唱家,則稱為獨唱會),通常輔以鋼琴重奏或伴奏演出。

(二)室內樂:相對於大型交響樂團來說,可以在一個皇宮隔間或大房間內演出的小型演出樂團。通常是兩人以上的合奏,一個聲部由一位演奏家負責。最常見的有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鋼琴五重奏等編制。

(三)管弦樂團:為最龐大、最複雜的音樂演出,由70位至上百位演奏家組成,一般稱為交響樂團(Symphony)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

(四)合唱:由人聲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演出,根據聲區一般分為四種聲部:女高音、女中低音、男高音、男中低音。常設有指揮,並依照作品要求配以器樂伴奏。常見的有混聲四部合唱團、重唱團與阿卡貝拉等。

WHERE

哪裡可以聽音樂會?

能欣賞音樂會的地方小至私人家中所準備的音樂沙龍,大至各式音樂廳場館、露天公園、圓形劇場或大型體育館等。若適逢暑假的音樂節期間,各式的音樂會或許就在街頭的某個轉角處。

2007年,柏林的一間夜店以休息室般的放鬆氣氛,開啟了「Yellow Lounge」的概念,將古典音樂與都會夜生活結合,讓聽眾以最舒服的姿勢欣賞國際音樂名家的演出,大受雅痞歡迎。現在演出場地延伸至巴黎、倫敦、紐約、雪梨等世界各地俱樂部,也為當代年輕古典音樂迷們最具話題性的新興聆樂場所。

不過,若想原汁原味地開啟一場經典的音樂會體驗,建議還是可以從音樂廳開始。國際上音樂廳指標性的兩種設計,有傳承歐洲數百年經典的長方形鞋盒式音樂廳,如維也納愛樂金色大廳(Vienna Musikverein)、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Amsterdam Concertgebouw)及柏林音樂廳(Berlin Konzerthaus)及台北國家音樂廳;也有20世紀當代葡萄園式音樂廳,觀眾席如葡萄園般圍繞舞台,如柏林愛樂音樂廳(Berlin Philharmonie)、赫爾辛基音樂廳(Helsinki Music Centre)、科隆愛樂音樂廳(Cologne Philharmonie)及高雄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

010
010

▲柏林愛樂廳為20世紀當代葡萄園式音樂廳,觀眾席如葡萄園般圍繞舞台

哪裡可以買到票? 想買當日票的人,可以直接殺到音樂廳票口碰碰運氣,不過大多數非常搶手的演出是不會有當日票的。保險起見,建議還是先到各大廳院或樂團的官網查詢演出資訊,利用線上售票系統購買,並保留購買憑證。

在臺灣,主要的古典音樂會售票系統有兩廳院售票系統年代售票等。

WHO

台上黑壓壓的這麼多人,到底誰是誰呢?

在音樂會初心者的眼中,排場最大的莫屬令人眼花撩亂的大陣仗管弦樂團。舞台上排滿70人以上,坐得這麼密集,大家不會被旁邊的人戳到或打到嗎?

首先,音樂家們可不是隨便亂坐的。完整的管弦樂團包含四個聲部:弦樂、木管、銅管及打擊,同類的樂器家族坐在一起。再來,按照各聲部樂器的聲學特性及聲學效果(如:銅管與打擊樂器比起弦樂和木管樂器,具有更高的穿透力,能夠將聲音投射地更遠,因此弦樂和木管被置放於銅管樂器的前方),慢慢實驗聲響效果、並調整佈局。

現行的管弦樂團規模大約在17世紀後,由義大利出身、法國發光的法國巴洛克音樂大師盧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年)所主導的路易十四宮廷樂團開始雛形。

到了18世紀,交響曲之父海頓組織了自己的40人管弦樂團,將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相對而坐,讓他們對唱(antiphony)的旋律可以從舞台兩側被聽見—— 這種作曲家們為兩個提琴聲部寫作交換答唱旋律的對話式寫作風格,稱為「18世紀立體聲效果」(18th-century stereo effect,我們可以從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中,明顯地看出他對於兩側小提琴交換旋律的想像)。19世紀前,儘管管弦樂團中其它聲部的座位仍有諸多改動,但弦樂聲部都仍維持這樣的座位安排,直到「指揮」這個新角色的出現。

費城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最著名的貢獻之一,就是他對於管弦樂團座位的實驗:他用所有能想到的方式排列管弦樂團的坐法。據說,有一次他將木管及銅管擺在弦樂的前面,此舉令費城的音樂家們一陣譁然。

不過直到在1920年代,他做了一個改變,至此停住了往後的實驗——他將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至左而右,自高而低,依扇形狀排列,並解釋道:「將小提琴們放在一起能幫助兩聲部間有更好的彼此傾聽。」這個「坐法」被稱為「史托考夫斯基移位」(Stokowski Shift),後來風行全美。也因為BBC逍遙音樂節創辦人亨利.伍德(Henry Wood)的響應,英國樂團也全面採用。儘管這麼「坐」,犧牲了兩聲部小提琴對唱的立體聲效果。

但也有越來越多作曲家開始為這樣的座位設置發揮創作,像是蕭斯塔科維契在第五號交響曲中,將第一及第二小提琴分為3個聲部,使得小提琴們必須坐在同一個區域才能起得了作用。

直至今日,管弦樂團的座位依然保有其彈性,有些指揮仍會依照作品展現的需求、或樂團的傳統及演出型態,在座位配置上伴隨調整,讓聽眾們能擁有截然不同的聽覺饗宴。以下就為您介紹這麼一大群音樂家們是誰?在台上做什麼吧!

指揮:管弦樂團的靈魂人物。拿著指揮棒(或不拿指揮棒)以全身上下的肢體語言給予全樂團關鍵的音樂指示(包含音樂的發展、樂器的進場時間,及速度、音量與節奏的變化),是唯一演出時從頭到尾背對聽眾的「無聲」演出者。

樂團首席:樂團代表,通常由第一小提琴首席擔任。首席的責任除了統一演奏弓法、音色及換氣方式之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幫助指揮提示樂團。其它聲部也都設有首席,是該聲部中能力最好的演奏家,通常都坐在聲部中離指揮最近的位子。首席可以迅速用琴聲回應指揮細微的指示,並肩負著帶領所屬聲部呈現與樂團融合的聲音之任務。

弦樂聲部:佔據整個樂團約60%以上的人數。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站著、或輔以高腳椅演奏),共5個聲部。若樂曲編制中有豎琴或鋼琴,也會將他們安排在第一小提琴後方的位置。

木管聲部:主要有長笛、單簧管、雙簧管、低音管等具有高度旋律表現力的樂器,約佔整個樂團15%的人數。有時候長笛會兼任短笛聲部,雙簧管會兼任英國管,低音管兼任倍低音管的演奏。通常可用長笛演奏家之人數來判斷樂團的規模:小型樂團(一管編制)、中型樂團(二管編制)、大型樂團(三管編制),但也並非絕對,作曲家仍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自由調整樂團的編制需求。

銅管聲部:小號、長號、法國號、低音號等聲音響亮,演出效果十足之樂器,約佔整個樂團15%的人數。有時候一個低音號樂手可能等了100多個小節都不一定會吹1個音,但台上這些專業的銅管樂手卻是時刻精準地在算著小節數,對音樂的行進保持警覺,醞釀下一段吹奏的情緒,非常不容易。

打擊聲部:所有以敲打、搖、刮、擦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多數時候只佔整個樂團不到10%的人數。除了正對指揮家的定音鼓席,通常由固定一位音樂家負責演奏,其他有音高樂器如木琴、馬林巴琴、鐵琴、鋼片琴、鐘琴,及無音高節奏樂器如小鼓、大鼓、鈸、響板、三角鐵等則視曲目需要安排樂手數量。

延伸閱讀:音樂會的5W1H(2)|如何聽一場音樂會


本文選自《MUZIK古典樂刊》No.149


推薦閱讀:

人人都得獎,我要選誰?|演奏者資訊解碼

預習或不預習?|這是道古典樂的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