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跨越種族藩籬 阿洛研究南島語系找身分認同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13日電)阿美族歌手阿洛用音樂跨越種族藩籬,串聯南島語系根源,更藉此找到對台灣原住民身分的認同,製作許多南島系列節目的她說:「如果我的歷史可以鼓勵到別人,我真的會很感謝」。

阿美族歌手阿洛是媒體人出身,除了有歌手身分,同時也是製作人,她挺過疫情的重擊,在3年內製作了2季音樂實境節目「你的島嶼我的家」,第3季也正在籌備中。

近日阿洛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自己如何沉溺在「南島語系」的世界裡,更透過音樂和紐西蘭毛利歌手當朋友,藉此讓自己找到台灣原住民的身分認同,希望自己對南島語系的深究,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

阿洛不只一次提到已逝的阿公,因為沒有和阿公道別釀成遺憾,不過阿洛用行動去填補遺憾,她在阿公過世後做了3個決定,回復自已的原住民名字、開始學阿美族母語、用母語創作音樂。阿洛說:「如果我再早一點點,跟阿公說我可以唱歌,這個遺憾催促著我要去做,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在尋找自我的認同,希望這個社會、漢人能夠看得起我們,能夠被尊重」。

帶著阿公給她的勇氣,阿洛跨越國界製作音樂實境秀,讓「找回原住民身分認同」擴大成「南島語系連接」,阿洛開心講著和毛利音樂人的互動,透露語言不相通的民族,在她高歌一曲後,毛利音樂人對她說:「我們祖先是同一個」,簡單的一句話震攝了阿洛,她感動地說:「如果我的歷史可以鼓勵到別人,那我真的會很感謝,我會用我的方式為後代的人留下一些我覺得很美好的東西。」

阿洛表示,她會用這種信念再繼續走下去,「當我越了解自己的文化跟民族的時候,我才能成為一個有信心的人,找不到你自己為何站立、為什麼而活,當一個人懂了自己的身分跟歷史的時候,才有辦法從這個文化裡面找到自信跟自愛,我就是這樣。」

除了阿公給阿洛很多啟發,阿洛也談起和父親的互動,這也是阿洛用音樂說話的關鍵之一,阿洛表示,爸爸是一名民族音樂學家,「他在做學術的研究,但是他從來沒有寫過一首歌」;阿洛曾經問爸爸:「你為什麼都沒有想要創造歌?」爸爸回應:「當我越來越熟悉我們自己的文化跟才藝,我發現我們的祖先已經把最好的歌都寫好了」。

這讓愛創作的阿洛很驚訝,不過爸爸依舊讚賞阿洛的創作,「因為我們的祖先每天在生活中創作,你要繼續創作歌曲,這才是阿美族的DNA」。(編輯:謝雅竹)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