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6/7世界食品安全日 中市府:公私協力打造食安智慧城市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聯合國自2019年起將每年6月7日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盼喚醒大家對食品安全議題的重視,今年口號為「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台中市食安處表示,從農場到餐桌每階段,大家都有責任確保食品安全,市府將持續利用智慧科技管理,加強稽查與輔導業者落實自主管理,同時邀請市民共同監督,打造食安智慧城市。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聯合國自2019年起將每年6月7日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盼喚醒大家對食品安全議題的重視,今年口號為「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台中市食安處表示,從農場到餐桌每階段,大家都有責任確保食品安全,市府將持續利用智慧科技管理,加強稽查與輔導業者落實自主管理,同時邀請市民共同監督,打造食安智慧城市。
食安處說明,台中市自104年即積極推動「食安139政策」,藉由「政府有能、業者有品、民眾有責」三方合作,落實「智慧治理、行動稽查、科學檢驗、自律管理、非登不可、產學聯盟、資訊透明、吹哨檢舉、食安教育」9大食安行動,去年台中市食品藥物管理更獲衛生福利部地方衛生機關考評滿分,為六都第一。
食安處說明,台中市自104年即積極推動「食安139政策」,藉由「政府有能、業者有品、民眾有責」三方合作,落實「智慧治理、行動稽查、科學檢驗、自律管理、非登不可、產學聯盟、資訊透明、吹哨檢舉、食安教育」9大食安行動,去年台中市食品藥物管理更獲衛生福利部地方衛生機關考評滿分,為六都第一。

台中市《食安139政策》。(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針對政府有能部分,食安處指出,市府整合農業、衛生、環保、經發、法制、教育等各局處,建置全國首創「台中食藥安智慧雲」,主動發掘業者黑數,加強查驗高風險及高關注產品,運用平板電腦行動稽查,完成從稽查到查詢的資料鏈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另添購高階儀器設備,持續增加認證項目,提升檢驗量能與品質;去年稽查2萬,844家次及抽驗7,250件,檢驗量能全國第一。

有關業者有品部分,食安處督導轄內食品業者確實登錄,落實輔導與稽查管理,台中市登錄納管業者達9萬3,495家次,為全國最多。另自105年起推動優質餐飲分級評核,聘請專家嚴格把關,業者須經過衛生講習、食材快篩試驗、實地評核衛生環境等3階段後,方可獲頒「特優」、「優」、「良」證書的肯定。今年台中市「金饌獎」餐飲分級評核( https://www.fds.taichung.gov.tw/2618716/post ),已開放線上報名,目前有197家業者參加評核。

此外,為強化食品製造業者品質,食安處每年盤點近300家風險業者,導入「產學聯盟」模式,借助專家學者專業知識,現場輔導落實自主管理和食安相關法規,已累積輔導1,752家次;今年已辦理衛生講習10場次,共計636人參加,預先防範食品風險發生。

針對民眾有責部分,食安處領先全台推出「台中食藥安智慧雲-食安GIS專區」( https://gov.tw/eyJ ),藉由透明公開食品查驗資訊,打造完整食安地圖,讓市民隨時隨地都能安心選、放心吃。另台中市訂有「檢舉獎金」辦法,民眾具名檢舉且內容具體,如攙偽或假冒、逾有效日期等等,經查獲屬實,頒發至少實收罰鍰50%檢舉獎金,鼓勵民眾勇於檢舉、遏阻不法,共同監督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