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美中開戰選台海或南海 解放軍中將透露玄機

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中將王洪光曾多次對外發表對台動武文章,可以藉此觀察解放軍在對台動武議題上的思維邏輯。(圖/中國軍網)
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中將王洪光曾多次對外發表對台動武文章,可以藉此觀察解放軍在對台動武議題上的思維邏輯。(圖/中國軍網)

台灣社會彌漫著一股氣氛,希望美中之間的戰略對抗若要爆發為軍事衝突,最好是在南海發生,或是在東海對抗,台灣因此可以「隔山觀虎鬥」,只要搖旗吶喊就能坐收漁利。有這種想法的人恐怕會失望,以北京與解放軍公開發表的戰略思維觀察,中美在全球戰略對抗中以亞太地區列為優先,而亞太對抗則以台海最為重要。加上台海衝突的勝算高過南海,中美若要在武力上解決矛盾,地點會選在台海或與台海相關的東海,不會在美軍最希望動武的南海。

美中關係因全球戰略競爭陷入高度緊繃,美軍除了在南海持續執行「自由航行」政策之外,還高頻率地派遣電子偵察機抵近福建南部、廣東、海南等地偵察,其機艦在南海活動遠遠高於在東海與南海。反觀解放軍的機艦偵察或軍事威嚇活動,數年前較集中在東海與日本,近數年來則大量集中在台海,明顯看出美中雙方在衝突的場域設定上有大差異。

美方連續對大陸抵近偵察,但共機卻以連續擾台應對,反映其戰略上偏向以台灣為衝突地點的戰術考量。圖為穿越台海中線的共軍殲-11戰機。(圖/中國軍網)
美方連續對大陸抵近偵察,但共機卻以連續擾台應對,反映其戰略上偏向以台灣為衝突地點的戰術考量。圖為穿越台海中線的共軍殲-11戰機。(圖/中國軍網)

曾多次發表對台動武評論的前解放軍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曾撰文指出,戰略方向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目前環視大陸鄰近地區,與印度磨擦規模很小,也好解決。南海則是美國挑撥一些弱勢小國與日、印、澳與大陸對抗,以大陸目前實力應盡量忍讓。真正的戰略重點還是在面對台灣的台海與面對日本的東海,而之所以包括日本,是因為它長期支持台獨勢力,更是美國在亞洲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國。因此,台海、日本西南諸島與釣魚島海域,是大陸主要戰略進攻方向,越過台海與東海面向第二島鏈的戰略、戰役層面,均應展開攻勢部署。

對於美方大量部署的可能衝突熱點南海地區,王洪光說,應更多地使用政治、外交和經濟手段,避免中美衝突升級,也就是以「打嘴仗」、「打太極」為主。美國把南海作為武力挑戰中國大陸最理想的地點,頻頻挑釁,是經過對大陸周邊形勢的分析和精心估算。首先是南沙群島距離過遠,大陸軍事手臂剛剛搆到,手段有限、力量不大;其次是南海域內國家眾多,態度分歧,一旦發生衝突,卡住對外經濟命脈,代價可觀。

王洪光強調,不可輕易隨美國意圖作反應式行動而誤入圈套。具體做法可以隨局勢變化改變島礁建設節奏,不與美軍發生正面對抗,但對日本、澳洲與印度可以採取較強硬應對。要以「戰略定力」持續南海的建設,只要不是對島礁建設進行直接打擊,誰都拿大陸沒有辦法。但在台海方向就完全不同,他強調,要做好戰略戰役進攻準備,加強對台軍事壓力。台灣連接南海與東北亞,靠近大陸,是第一島鏈的薄弱環節,也是解決東北亞和南海問題的鑰匙。統一台灣後,中國大陸通向世界的大門就完全打開。

王洪光建議,解放軍東部戰區應該派遣海空軍頻繁地穿越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到台東海域活動,在台東海域形成對台中央山脈以東的軍事基地、港口、機場的實際打擊和封鎖,以及切斷基隆和高雄對外海運。陸軍則要發展和裝備遠戰兵器和登陸裝備,形成對台島全島、主要是中央山脈以西火力覆蓋和立體登陸能力。為了心理上震懾台島,還可以在攻台前奪下澎湖列島和其他外島。島內現在人心浮動,「既然怕打,不妨就打一打」。

王洪光早先任職共軍總參謀部裝甲與普通裝備部,曾擔任裝甲兵工程學院院長,2005年底出任當時的南京軍區(現屬東部戰區)副司令,2007年晉升中將,2012年12月退役。南京軍區原是對台作戰的主要軍區,他因此多次公開發表對台軍事的相關文章,雖說文章中部份說法或為個人意見,但做為南京軍區副司令,也能體現大陸對台動武的思維邏輯。其人為文與其他大部份在役或退役將領一樣有極強硬風格,例如2017年受訪時表示:「美國在台灣部署薩德之日,就是我們解放台灣之日!」2018年還發表文章《「六戰一體」武統台灣》以及許多鷹派言論。王的言論不見得反映北京實際政策,但可以做為觀察解放軍高層戰略思維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