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茂伊島野火破百年紀錄 專家解析地理氣象人文3大成因

近一周來除了中國華北東北的水患之外,令人震驚並受到關注則是夏威夷茂伊島的野火災難。在處於太平洋深處的小島爆發大規模野火災難,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不過氣象專家們表示,當地的地形、局部氣候、居民生活形態等地理與人文因素是這場野火最主要原因,至於許多分析提到的全球暖化因素,或許有影響,但不應視為主要因素。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目前已發確認的死難人數為96人,超出2018年加州山林野火死亡85人的記錄,是1918年明尼蘇達州北部克洛凱大火死亡453人以來最嚴重的火災。預料隨著救災工作的進行,還會有更多的死難者陸續被發現,總數可能高達數百人。

對於一個處於太平洋深處被海水環境的小島發生如此劇烈的火災,一般人很難想像會發生這種嚴重的野火災難,畢竟夏威夷群島一向溫暖潮濕,災難發生時附近海面上又有個夾帶濕氣的颶風。那麼在茂伊島上的野火災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造成茂伊島這場火災的地形因素,對於許多居住在背風面山麓的居民應該比較熟悉,來自海上的風遇到山丘阻擋降下雨水,越過山頂後下降成為乾燥的焚風,因此背風面生長的多為耐旱的灌木叢,如果焚風背後有巨大的推力,加上炎熱的天氣,很容易點燃灌木叢與燥的落葉。近幾年加州頻頻發生森林火災,大多都是海岸山脈內側發生,其原理是相同的。

雖然起火的確切原因仍還在調查,但據美國乾旱監測(U.S. Drought Monitor)公布的夏威夷群島近期氣象狀況顯示,大約80%的地區處於「異常乾燥」狀態,超過14%的地區處於「中度乾旱」,近3%的地區處於「嚴重乾旱」。其中「嚴重乾旱」的地區包括茂伊島的背風面─也就是現在被野火燒毀的拉海納鎮(Lahaina)所在地,而茂伊島的迎風面被測定屬於「異常乾燥」。

茂伊島的地形和盛行風的形態也對火勢的蔓延產生了巨大影響,夏威夷群島盛行東風,島的東側通常有大量潮濕水氣,熱帶闊葉植物多,西側通常較為乾燥,以灌木叢為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氣候科學家丹尼爾.史溫(Daniel Swain)說:「火災會經常發生在乾燥的一側,亦即島嶼背風面,那裡都有很多乾燥的灌木叢。而來自茂伊島以南約500公里處的4級颶風和北部的高壓系統相撞,沿著該島乾燥的山坡產生了時速128公里的強風,把灌林火苗吹成了大火風暴。」他表示,朵拉颶風距離不夠近,無法帶來較多的水氣,但它會增強下坡風力,使氣團更加乾燥,這與加州聖安娜風暴發生的情況非常類似。

至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不是對這次災難造成影響,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氣象科學家村上博之 (Hiroyuki Murakami) 表示,雖然沒有科學家會指出任何一場風暴是純粹由氣候變遷造成,但過去40來,在太平洋中部的熱帶氣旋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研究數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對全球颶風的頻率和強度產生整體性的影響。以朵拉颶風為例,它從墨西哥海域生成到太平洋中部長達7000公里漫長旅程中,氣候變遷和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溫暖的海水不斷地助長它的威力。

檀香山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莫里森 (Ian Morrison)也對媒體表示,除了大風和類似乾旱的情況外,火災當天早上的濕度也特別低,還不到45%。麻州伍斯特理工學院消防工程系助理教授詹姆斯、厄本(James Urban)說,乾燥和強風讓火災更容易發生並迅速蔓延,如果兩者同時存在,情況就會更糟。麻州克拉克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艾比.弗雷澤 (Abby Frazier)則指出,茂尹島當地有很多居民種植的外來農作物,近年農業明顯衰退,加上管理不當而雜草叢生,也是加劇這次火災的因素。

專家們指出,人們很容易將當前的災難歸咎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從一個世紀的氣象記錄來看,夏威夷乾旱確實愈來愈嚴重,持續時間越來越長,但從嚴謹的學術角度上,很難就特定事件中分析出氣候變化對它有多少影響。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和太平洋災難中心發佈的災難損失評估說,這次大火造成2207座建築受損或被毀,其中有86%是居民住宅,重建需花費約55.2億美元的資金。如果加上旅遊業的損失,這場大火的損失將高達80億至100億美元之譜。未來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加劇,會有愈來愈多地區會受到極端氣候的摧殘,影響所及將包括人類日常生活與經濟正常發展,有些可能是目前還想像不到的,就像夏威夷茂伊島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