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鐵穹難擋5千火箭彈齊發 台如何應對共軍遠火洗地?

這次哈馬斯攻擊以色列,首波以火箭彈在短短數十分鐘內發射了數千發,讓以色列防空系統一陣忙亂,尤其是用來應對火箭彈等次音速武器的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更曝露出其系統策略上的缺點,軍事專家們對此有許多評論與檢討。由於火箭炮很可能是共軍犯台時首波攻擊武器,台灣應深入了解鐵穹此役的經驗,做為未來應對共軍遠程火箭炮的重要參考。

哈馬斯10月7日攻擊以色列並屠殺平民,震驚全世界,以色列也為此展開報復。由於情報系統缺失,以色列沒有事先獲得情報,暴露了國家安全系統的重大缺陷,同時也讓匆促應對的鐵穹防空系統漏洞百出,不只增加平民的傷亡,更嚴重的是打擊了士氣。

於2011年開發完成的鐵穹防禦系統過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防空系統之一,由以色列與美國的軍火商共同研製。其結構與其他防空系統差不多,包括飛彈發射器、雷達監測與操控裝置等,設計上用於攔截各種次音速武器,例如火箭彈、大口徑炮彈、次音速飛機等多種目標。

鐵穹的設計原就是用來應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所使用簡易火箭彈,這種名為「卡桑」(Kassam)的火箭彈以3公斤黃色炸藥加上山東萊陽鋼管與化肥、白糖拼湊起來,最初目的只是越過以巴邊境的隔離牆攻擊以色列。以巴邊境衝突斷斷續續爆發,卡桑也愈做愈精良,發展到第4代射程已達17公里,速度將近1馬赫,造價約在300~800美元之間,使用時用架子搭起來就能發射。

這種簡易火箭彈攻擊時會觸動空襲警報,以色列用防空導彈攔截,例如愛國者飛彈,後來發現一枚300萬美元的愛國者攔截800美元的火箭彈太不划算,因此以色列研發出一套價格較低的防空系統,專門攔截短程低速且數量較多的武器。鐵穹的雷達能100公里內的砲彈與350公里內的飛機與飛彈,其電子系統還具備辨識來襲武器的功能,可以優先針對威脅性較大的飛彈進行攔截,每枚攔截飛彈成本僅4至5萬美元。

以色列在全國各地部署了11個鐵穹防空陣地,每一套鐵穹系統有3到4具發射器,每具發射器最多能發射20枚攔截導彈,可以防衛約155平方公里的範圍。鐵穹服役後使用上相當成功,2011年首役即擊落黎巴嫩、敘利亞和加薩武裝分子發射的1700多枚火箭彈和迫擊砲彈;2019年還擊落了伊朗的彈道飛彈。

最著名的是2021年以巴衝突,哈馬斯在一周內對以色列發射逾3000枚火箭彈,有9成被鐵穹攔截下來。鐵穹頓時聲名大噪,許多國家都前來探詢採購,包括羅馬尼亞、塞浦路斯、亞塞拜然、韓國、印度與新加坡,但印度和韓國最終未能成交。台灣也一度傳出有意透過美國向以色列購買,也未成功。

哈馬斯有了2021年的經驗後,這次的攻擊調整了策略,在短短不到半小時內將5000多發的火箭彈全數發射出去,大量火箭彈同時抵達超出鐵穹系統的負荷,攔截效果大打折扣,據稱只有50%。專家分析稱,在面對壓倒性數量的飛彈時,鐵穹可能不足以保衛較廣闊的領土範圍,但這顯然是數量問題,而非性能問題。因此,經過雷達系統的改進與作戰系統軟體調整應就能獲得改善。外界有人預言鐵穹經此一役後將面臨淘汰,恐怕言之過早。

對台灣而言,鐵穹系統與高達數千發火箭彈密集攻擊的實戰經驗非常值得注意。因為中共近十多年來快速發展遠程火箭炮(簡稱「遠火」),包括去年8月裴洛西訪台後共軍的環台軍事演習中亮相的PHL-191,加強版射程可達300~400公里,意味著可以從福建沿海直接攻擊台灣西岸。另外還有PH-16、WS-2等各種不同功能的遠程火箭炮,在相關的演習描述中經常提及發動登陸前先以遠 火箭炮進行威懾性炮擊,破壞主要基礎設施後再進行登陸作戰。而大量火箭炮威懾性炮擊可能有消耗台灣防空戰力、破壞基礎設施與震撼民心作用,如何應對必須有充分的規劃與演練。

總之,隨著中美關係惡化與兩岸情勢愈見緊繃,現有的常態性對台灣防空識別騷擾或警告性的海空軍遶島巡航,都可能隨情勢演變為對外島、本島或海域的遠程火箭炮擊,在軍事、政治與社會應對措施必須有縝密的預案與演習,才能在非常時刻穩定人心並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