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竟是鼻竇炎復發惹禍!3D導航微創手術提升治癒率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頭痛的來源,不僅是巨大壓力,竟然跟鼻竇炎復發有關。1名69歲魏女士,曾經多年前接受鼻竇炎手術,最近幾年感覺頭痛、鼻塞,黃鼻涕,經鼻竇內視鏡檢查,診斷為復發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增生。所幸透過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微創手術,終於擺脫困擾。

頭痛的來源,不僅是巨大壓力,竟然跟鼻竇炎復發有關。
頭痛的來源,不僅是巨大壓力,竟然跟鼻竇炎復發有關。

鼻竇炎分為三類: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過敏黴菌性鼻竇炎

鼻竇炎為鼻竇發炎性疾病,可分為三類包括: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過敏黴菌性鼻竇炎。病因是多重因素或疾病所構成, 常見鼻腔解剖結構的異常、空氣污染、吸菸或二手菸、過敏性鼻炎、潛在遺傳性疾病、免疫異常、胃食道逆流症候群(喉咽逆流症候群) 等。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幫魏女士進行經鼻竇內視鏡檢查,診斷為復發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增生。所幸透過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微創手術,終於擺脫困擾。(圖片提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幫魏女士進行經鼻竇內視鏡檢查,診斷為復發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增生。所幸透過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微創手術,終於擺脫困擾。(圖片提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表示,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治療方式為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簡稱FESS),一般可以治癒8-9成患者。原理是利用內視鏡搭配微創旋轉刀,將病變的組織如鼻息肉、肥大骨頭移除,打開阻塞的鼻竇開口,恢復鼻竇纖毛功能。但對於1-2成復發性鼻竇炎或鼻息肉患者,傳統內視鏡手術因為是2D平面視野,手術清除範圍相對保守,特別是在靠近眼睛或顱底的位置,會影響治療效果。

3D立體定位導航內視鏡微創手術 增加治癒率

目前,進步的3D立體定位導航(Navigation)系統,已經成為臨床內視鏡微創手術最重要的幫手。原理是將病患術前電腦斷層影像上傳至導航系統,術中利用光學定位,建立個人即時(real-time)3D立體影像。能將鼻息肉及發炎組織清楚定位(誤差範圍只有1~2mm),進而區別眼睛、顱底等正常重要組織。如此便可精確定位並移除病灶組織,提升治癒率、降低併發症及增加病患手術安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