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運動後喘氣不舒服、胸口悶痛 確診肥厚性心肌病變 酒精燒灼術改善

麻豆新樓醫院心臟內科蘇柏學醫師說明首例酒精燒灼術執行過程,肥厚性心肌症患者術後左心室出口壓力差降低,走路不再氣喘胸痛及頭暈。<br /><br />(記者李嘉祥攝)
麻豆新樓醫院心臟內科蘇柏學醫師說明首例酒精燒灼術執行過程,肥厚性心肌症患者術後左心室出口壓力差降低,走路不再氣喘胸痛及頭暈。

(記者李嘉祥攝)

▲麻豆新樓醫院心臟內科蘇柏學醫師說明首例酒精燒灼術執行過程,肥厚性心肌症患者術後左心室出口壓力差降低,走路不再氣喘胸痛及頭暈。

(記者李嘉祥攝)

一名56歲男性於日漸頻繁運動後出現喘氣不舒服及胸口悶痛的症狀,至麻豆新樓醫院尋求協助,經醫師詢問病史及進行理學檢查發現有收縮型雜音,吸氣時心雜音音量變小,心臟超音波呈現左心室肥厚且造成左心室出口阻塞合併二尖瓣逆流,符合酒精燒灼術適應症,心臟內科蘇柏學醫師安排執行該院首例酒精燒灼術;病患經治療後隔天出院,一週後門診追蹤,不再感到頭暈不舒服,走路也不太會喘及胸痛,一個月追蹤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出口壓力差降低。

麻豆新樓醫院心臟內科蘇柏學醫師表示,肥厚性心肌病變是遺傳性疾病,若肥厚位置在左心室出口通道,可能造成左心室出口通道阻塞,進而次發產生二尖瓣前移與二尖瓣逆流,左心室壓力會逐漸上升造成舒張功能下降;生理上為代償產生足夠的心輸出量進而產生左心室肥大,當心肌肥大也可能會產生不正常的血壓變化或運動後心跳恢復緩慢、心律不整或心室舒張異常,甚至於死亡,若病人確診,三等親內皆應來醫院做篩檢。

蘇柏學醫師說,目前主流診斷工具包含心電圖、超音波、核磁共症、以及基因分析,需藉由綜合判斷來與其他鑑別診斷做區分;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包含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Non-DHP鈣離子阻斷劑和disopyra-mide皆可改善症狀,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有效性及安全性,期待更多臨床試驗。

蘇柏學醫師指出,對藥物治療反應差的阻塞性肥厚心肌症病人,目前有透過心室中隔心肌切除術以及經皮冠狀動脈心肌栓塞術,研究顯示兩種侵入性治療比較,整體死亡率並沒有統計差異,但酒精心肌栓塞術併發心律不整的機率與需第二次侵入性治療比率較高,病人若確診肥厚性心肌症,需先估左心室出口壓力差以及生命徵象,在經過藥物治療無效且無法接受心室中隔心肌切除術或切開術,即可考慮接受酒精心肌栓塞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