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要求Google交出用戶數據 美國警方辦案恐侵害隱私成訴訟爭議

運用Google搜尋引擎作為犯罪調查的手段之一,近來在美國引發是否侵害人權的爭議,也讓警方辦案面臨挑戰。人權組織和律師協會近日在賓州提訴,要求限縮警方向Google要求交出用戶資料的權限。

彭博新聞今天(01/06)報導,根據法院文件,賓州一名女子2016年遭性侵,警方對Google發出搜索票,要求交出案發前一週曾搜尋受害者名字或地址等個資的用戶資料。

Google交給警方一名用戶的IP位址,該名用戶曾在案發前搜尋受害女子的地址2次。這項突破讓警方得以迅速鎖定一名矯正官員為嫌犯,他最終被逮捕及定罪。

不過,有幾個組織對此提出異議。包括「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全國刑事辯護律師協會(NACDL)及其賓州分會昨天(01/05)向法院提訴,主張此案的「關鍵字搜索票」(keyword search warrants)調查手法,若廣泛使用將非常危險,且可能侵害無辜民眾的隱私權。

律師協會發布聲明指出:「關鍵字搜索票如同數位撒網,賦予政府翻找我們隱私資訊的許可,賓州最高法院應視此為違憲。」

被告辯護律師和Google皆尚未回覆彭博置評請求。

隱私權倡議人士警告,要求Google等搜尋引擎交出用戶數據的關鍵字搜索票和「地理圍欄搜查令」(geofence warrants),若這類辦案方法被默許,那麼司法可能擴大範圍,用類似手法調查非法墮胎的婦女,進一步侵害人權。

聯邦最高法院2022年6月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否定了這項保障女性墮胎權數十年的經典判例。

去年10月,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判決,根據關鍵字搜索票取得的證據,可用作謀殺案呈堂證供。這項判決激起爭議,輿論認為這將鼓勵警方更常使用此手段調查罪案,而無辜民眾遭侵權事件也可能因此增加。

科州最高法院強調,判決重點不在是否應更廣泛使用Google數據,而是證據對於罪案調查是否具事實性。

彭博週刊去年發布一篇調查報導,揭露全美各地警方要求地理圍欄搜查令的頻率愈來愈高,甚至連處理非暴力案件或針對與案件毫無關聯的人也如此。Google去年12月已停止回應地理圍欄搜查令的要求。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