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娟英書展開講 細數歷史轉折下的台灣美術史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31日電)從歷史回望從不被人矚目的台灣藝術家,由美術史學者顏娟英、蔡家丘擔任總策畫的「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細數台灣美術史種種,今天透過台北國際書展講座,帶民眾一窺大時代下的藝術家們。

「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去年出版,一連摘下台北國際書展大獎、Openbook好書獎等獎項。顏娟英今天以「臺灣現代美術的誕生與轉折」為講座主題,她指出,台灣美術與歷史不可分割,且與政治息息相關,包含清朝轉為日本殖民地、從日本殖民地進入國民黨政府時期,都是美術史轉折的關鍵。

以清朝轉為日本殖民地而言,台灣首名赴日本留學的雕塑家黃土水就是這段歷史轉折的重要藝術家。顏娟英表示,以「第一人」角度試想,勢必是很大的壓力,「黃土水作為一個20幾歲的台灣小孩子,到那邊去就會被人瞧不起,頻頻被問你是番人嗎?還是漢人?」

顏娟英說,於是黃土水格外努力,別人可以下午5時下課,但黃土水會在學校練習到工友趕他出去為止。黃土水赴日本發展的後期作品常以鄉土田園風格為主,是對故鄉樂土的追懷,希望能透過持續創作留給家鄉,並提升故鄉的美術環境。

黃土水近年以大理石雕塑「少女胸像」、「甘露水」聞名。顏娟英說,黃土水當時學會大理石雕塑,其實是在街上自學而來,「拜師要跟在師父旁熬好幾年,他在街上看見義大利雕刻師做石像,就偷偷看人家用什麼刀、什麼刀法來去模仿,很快就在短時間內學會大理石雕塑。」

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台灣藝術家之於大時代變動也受到不少影響,例如本被稱為「東洋畫」的膠彩畫,就被視為帶有舊政權色彩的技法。顏娟英以畫家陳進的作品「山中人物」舉例,曾赴日本修習美術的陳進擅長膠彩畫,但因為膠彩畫後來被人稱為「日本畫」,於是她便努力學習水墨,完成「山中人物」。

顏娟英表示,台灣有許多畫作、藝術家都不為人知或被遺忘,提及藝術作品,大眾腦海常常浮現的會是西方美術。「臺灣美術兩百年」寫作團隊共包含23人,作者世代跨越老、中、青,如同她希望透過這套書傳達的,「我希望讓美術史走進每個時代,走進台灣每個家庭。」(編輯:謝雅竹)1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