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損兒默默承受隱性顯性眼光 謝哲青籲支持重建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2日電)作家謝哲青今天分享與顏面損傷孩子合作拍公益廣告經驗,他說,孩子們其實默默概括承受人們顯性或隱藏的眼光,比自己想像中還要世故而善良,相處下來,反而顯得大人幼稚。

知名作家、主持人謝哲青今年擔任代言人,與陽光孩子一同拍攝公益影片,呼籲大眾一起捐款支持燒傷顏損孩子身心重建服務,成為他們背後溫暖的力量。

謝哲青在「陪伴燒傷顏損兒 快樂成長」記者會分享拍攝過程中的發現,他表示,孩子比自己想像中來得世故、善良,因為陽光孩子們接觸的世界比成人還要複雜,對於人們顯性或隱性的眼光都概括承受,不輕易表現出來;自己雖有主持人經驗,拍攝時卻是由孩子引領往前走,「和他們相處,反而顯得大人幼稚」。

本身患有先天難語症,謝哲青說,小時候文字在腦中難以組合,只能慢慢思考或用寫作表達,對生活中即時的反應非常吃虧,因此在陽光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就像小說家葛林(Graham Greene)所說,「一個人最偉大的資產,就是他的童年」,如果童年有很多挑戰,以後註定會和別人不同。

一碗熱湯,造成當時僅10個月大的熙熙(化名)30%面積燙傷,傷勢遍及脖子、胸前到上臂,不僅經歷3次清創植皮手術,且為避免疤痕影響身體生長,每年都要趁寒暑假做重建手術及復健。熙熙媽媽說,熙熙年幼時曾問「為什麼我會受傷,可不可以不受傷」,如今10歲的熙熙再遇人詢問,已能用平常心回應「這就是疤痕」。

活潑開朗的小真(化名),出生時小腿以上滿是紫青色胎記,隨著成長,臉上胎記不僅未消反變更深,就醫才知,原來是不會消退的「太田母斑」。但雷射治療所費不貲,過程更是疼痛難耐。家裡務農的小真媽媽說,幸好有陽光基金會社工關心,提供雷射治療補助和獎學金,才讓小真可以穩定治療。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這些孩子不僅要承受手術、治療和復健的辛苦,顏面外觀不同更會影響孩子自信與社會參與,治療費用對家庭也是大負擔。因此陽光透過生理復健、獎學金、心理輔導及入校宣導等項目,每年助約400名顏損兒童重建身心,盼大眾支持燒傷顏損兒生心理重建服務經費,一起成為孩子助力。(編輯:管中維)1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