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全委 功不可沒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隨著景氣回溫,投資型保單逐步再度受到保戶的青睞,今年前3月,投資型保單總保費收入874億元,其中,3月單月就達408億元,是睽違3年的少見快速成長。其中,主要是因為壽險公司積極推出專業管理全委帳戶的類全委保單,光這兩年發行的類全委保單就超過10張,現在整體市場的類全委保單中的全委帳戶合計98檔。 類全委保單即是由投信或投顧等專業投資機構代為操作的投資型保單,為何不直接稱為全權委託保單?主要是保險法所稱的「全委保單」,必須由保險公司自行操作。 因此,類全委保單就是委由投信或投顧等專業團隊代為操作的投資型保單,全名為「委由投信全權運用決定投資標的之投資型保單」。 台灣人壽委託未來資產投信代操的智多鑫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美元)經理人張博凱表示,過去投資人想要做好資產配置,不但要自行研究,並要搭配最佳進、出場時機,需花費相當多時間;現在隨著類全委保單的崛起,由專業投資機構協助挑選最合適標的,投資人逐漸認同這樣的投資邏輯,以智多鑫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為例,規模持續增長,現在已有新台幣8.3億元。 另一方面,類全委保單與一般組合型基金、股債多元配置的共同基金相比,經理費通常較低,且類全委保單完全沒有股票、債券的比例限制,更能依多空環境靈活操作。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交由專業團隊代為投資操作的投資型保單,因能克服人性弱點、確保投資紀律,很適合缺乏投資經驗、沒有時間及能力研究投資標的的族群,加上部分保單具每月提解撥回(類似配息)機制,讓民眾有獲利落袋為安的感覺,普遍受到民眾歡迎。 張博凱提醒投資人,固定提解回撥並不代表投資帳戶的報酬率,投資帳戶淨值仍可能因市場因素上下波動。要將市場波動影響因素降到最低,就要透過靈活運用各種投資工具以適應不同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