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症 翁一用大拇指就失控

醫師張維傑希望醫薩刀未來可以嘉惠更多患者,免去因疾病造成的困擾。(記者曾厚銘翻攝)
醫師張維傑希望醫薩刀未來可以嘉惠更多患者,免去因疾病造成的困擾。(記者曾厚銘翻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65歲林老先生,近幾年發現只要兩隻手指拿手機就抖個不停,雖吃飯喝水都很正常,但只有用到大拇指就無法控制。醫師說,這是一種源於腦部協調動作功能出現障礙引起的疾病,俗稱「顫抖症」,非一般人認為承受不住壓力或是心理素質不夠造成的,經醫薩刀治療後解決困擾多年的疾病。

彰濱秀傳醫薩刀中心主任張維傑說,職業手抽筋又稱局部手肌張力不全症、書痙症或音樂家手。主要症狀是想要寫字卻寫不出來,想彈吉他、鋼琴等會有部分手指或手腕痙攣的現象,常見於專門職業的人員及需要長時間高專注度、高張力及高技巧的手部動作的人。發生率約每10萬人有6~30人。一旦發生此疾病對其影響極大,音樂家無法表演、運動家會影響表現成績、職業人員則是影響專業工作。

張維傑表示,職業手抽筋的治療,可以選擇肉毒桿菌局部注射抽筋的肌肉,可以舒緩僵硬,但是無法恢復到以往水準。

另外,針對特殊型的動作功能障礙,在傳統高頻熱凝療法或是深部腦刺激已有顯著症狀控制的成果,但這兩種治療方式皆需開顱手術,存在出血感染風險。

目前全球在無創手術的發展已經進步到可以超音波來治療功能性的障礙,磁核共振導引聚焦超音波,也就是俗稱的醫薩刀,目前運用在原發性震顫及顫抖型巴金森症已有大量的臨床結果報告,顯示可以很有效的控制症狀。

針對局部手肌張力不全症、書痙症或音樂家手的治療,近期會有相關科學的數據結果報告出來,希望未來可以嘉惠更多患者,免去因疾病造成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