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國多箭齊發大送金,短多長看財政政策

長期低迷、「不上不下」的中國經濟,一直是儎關注焦點,上週中國政府終於出手,而且號稱大手筆的射出「17支箭」,其力道與面相之廣都超乎外界預料。

這次中國官方端出的利多政策,算是相當罕見的由「金融3巨頭」: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3單位首長聯手召開誰會宣布,可見其政策涵蓋之廣與慎重其事的態度。這些政策大致上可分幾個面相,第一個是整體金融面相部份,主要就是降準(存款準備率)、降息(0.2個百分點);第二部份是針對房市的5項政策,第三部份則是針對資本市場(股市);第四部份則是針對金融機構銀行的措施。

雖然項目分散在不同領域、多達十多項目,但整體綜合來看、一言以蔽之:就是錢、更多錢、更多更多錢。至於是否能達到刺激、甚至挽救中國經濟的目標?如果後續的財政政策跟上來,應該有希望。

從2020年到2022年的新冠疫情,歷經近3年艱辛的清零政策,2022年底前結束清零後,外界多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但近2年下來,中國經濟基本上是陷入困境,經濟數據與指標─無論是每季成長率、進出口數字到投資消費、工業生產、甚至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幾乎都是起伏不定、時好時壞。

以成長率而言,第2季成長率4.7%,既低於第1季的5.3%又遜於預期,全年官方的目標與預估為5%左右,這也比去年全年5.2%的成長低,更重要的是:各經濟預測單位持續下修預測值,從4.5-4.7%不等,明年的預測值又更低於今年了。

外界一直觀察、也期待北京能祭出刺激經濟措施,原本「寄希望於」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但會中並未提出刺激政策,這次3個金融主管機構聯手出擊,才帶來這雙出乎外界意料的刺激政策。

分析相關的政策,既然由金融主管單位擬定,核心與目標理所當然就是放錢刺激經濟,如降準、降息,就向市場注入超過1兆人民幣以上的資金;那2項號稱首創的支持資本市場措施(互換機制、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其實有點類似美國聯準會的購債政策,算是大手筆的注入現金、為市場增加流動性,號稱可以為市場注入8000億人民幣的動能。

而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優化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等,也是增加銀行貸款能量、並向市場放錢的措施,只是主要對象是實體經濟中的企業。

而由於房市的低迷是這波中國經濟萎靡不振的主因之一,因此5項與房市有關的措施特別值得注意。這些措施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為房市注入更多活水、資金,如放寬頭期款比例(消費者面相),或是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來加速去庫存之外。

此外,還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這等於協助已購屋、正在背房貸者,在景氣下滑之際,消極面是減少違約出現,積極面是減少購屋家庭利息支出與負擔,預售1年減少家庭1500億人民幣的利息支出,有助提振民間消費。

至於外界最關心的是效果問題。如果從政策宣布後股市大漲回應來看,這個超乎外界預期的政策,是受到市場肯定與期待。不過,這樣還遠遠不夠,因為市場漲跌變化,如果後續效果不夠彰顯、又無進一步的刺激措施來延續效果,就可能淪為短暫、甚至得的利多上揚而已。

未來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實體經濟面的後續情況。一個是如果這些金融刺激能灰復更提振民間信心、並反映在實體經濟面的消費、投資、購屋等,則效果即可延續擴大,把經濟拉回正軌。另一個是看政府接下來的財政政策配合情況,某個角度而言,這可能更重要又關鍵。

如果觀察2008年金融海嘯、及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時美國的作法可以看出,聯準會的強力金融手段,(降息到零利率、釋出大量流動性、QE、大手筆購債)是危機到來立即出手的「基本款」,但接著也有有強而有力的財政政策跟,才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而金融海嘯後歐巴馬政府的財政措施,因受到共和黨的阻撓導致規模太小,終而效果不彰,美國經濟也歷經數年後才逐漸恢復元氣。相較之下,新冠後從川普到拜登接續祭出龐大的財政政策(包括大手筆發支票給家庭),讓美國經濟快速恢復、失業率只花1年左右就從最高14%多降回4%左右,最後甚至還「經濟過熱」引發通膨。中國在金融海嘯時也是靠4兆人民幣的強大財政政策過關,事後回顧雖看到其後遺症,但財政政策的重要與效果由此可見。

更且中國要靠出口催動經濟引擎風險高又不實際,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中歐貿易亦有往保護主義方向前進的傾向,甚至在美國敲鑼打鼓宣傳中國「生產過剩出口」後,可能讓中國出口受到更多國家保護主義的阻擋。出口當然還是很重要,但單要靠擴大出口拉抬經濟已不可能,國內的財政政策、消費都要上去才可能。

面對經濟或金融危機時,「自古以來」的明訓是:寧可作超過、不可作不夠。中國一口氣「射17支箭」的金融刺激措施,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外界評為「短多長空」─只要錢夠又有到位,短多是必然,至於長是空是多則未必,要視情況而定,最重要的是後續的財政政策必須儘快跟上、規模也要夠大,如此則中國經濟有望脫離這2年多浮沈不定的「平庸時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