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企業外移,德國的警鐘、台灣的前車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正出現企業外移的風險,主要原因是能源轉型帶來的高電價與能源風險,德國的警鐘值得台灣參考、提早因應,因為台灣的能源政策也可能帶來同樣的風險與結果。

上周有外媒針對此議題進行報導,根源則是來自德國工商總會(類似於台灣工業總會的工商團體)的調查,其調查顯示每10家德國工業企業中,就有4家因能源轉型的現狀而考慮縮小生產規模或轉移到國外;甚至如果是中大型企業(500人以上)有半數作此考慮。這個結果與工商總會去年的調查雷同,去年的調查同樣反應出能源是多數企業最憂心、影響經營的主要因素。

對德國這個仍以製造業、工業為主體的經濟體而言,企業碰到的「能源轉型問題」,其實用白話文講就是:供電問題,或是說電價問題;總會就認為調查結果再次表明「德國的電價是工業領域就業的一個問題」。而會成為嚴重問題、甚至讓企業外移的原因,短因是俄烏戰爭,長期與更深層因素則是德國的廢核決策。

德國原本的電力結構算是健康的「七彩結構」,煤電、氣電、核電、水電、綠電各占一定比例、不偏廢也不過份集中特定項目,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後,德國走上廢核之路,大力加重風光綠電。綠電原本就有不穩定、價格高的特性,德國供電不穩定性增加、停電數變多,「能源貧戶」增加,但因處於歐洲電網中,問題尚不明顯亦可控。

但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天然氣價格飆漲,高度依賴俄天然氣供給的德國陷困境,雖然之後價格有回穩,天然氣來源亦改從中東、美國來,但長期來看,因為「綠色通膨」因素,天然氣價格是走升,而此時德國已完全廢核了。

這種景況,是否覺得「似曾相識」?沒錯,德國情況與台灣雷同,台灣幾乎就是走在德國這條路上。而且,拿台、德相比又特別有意義,因為德國是先進國家中,少數、甚至是唯一仍有高比例製造業生產與出口的國家,這種結構與情況與台灣相同,台灣是典型的出口導向經濟體,大量出口製造業商品。更且以能源政策而言,當年日本311事件後許多國家宣布廢核,但大部份在「激情過後」後悔並調整政策,全世界把廢核走到底的只有德國與台灣。而很諷刺的是:德商外移的選擇之一是高度使用核電的法國。

大部份的製造業生產、工業生產活動都離不開電,甚至大部份經濟活動都需要用電,維持充裕、穩定、且最好是低廉電價的供電系統,是發展製造業不可缺少的基礎;沒有一個缺電、動輒要分區供電甚至大停電的國家,能成為受內外資投資喜愛的製造業重鎮。

台灣明年就要完全廢核,未來供電最主要來源會是天然氣,綠營能源政策規劃的目標是要占到5成,另外2成綠電、6成煤電,未來電價難逃持續上漲的命運;此外,供電吃緊情況也會出現,經濟部限制不讓資料中心設在北部,其實就已透露供電不足、不平衡的問題。

從德國現在的景況來看,台灣未來陷入供電不穩、電價持續上揚的風險非常高,但除此之外,也會衍生其它問題與風險。例如,廢核後政府怕缺電,所以持續增加電力建設,但問題是增加的主體是火力發電,綠電能增加的有其限制(台灣不利於發展風光綠電),火電的碳排與污染都遠遠高於核電。

台灣會因減碳無功、企業會因排碳高而在對外經貿上受影響。輕一點的是「花錢消災」,繳納碳關稅了事,但多繳稅會降低產品競爭力;重則被套上貿易障礙,兩者對台灣經濟、經貿出口都不是好事。

雖然反核人士都說核電非綠電、RE100(一個倡導企業用100%綠電的組織)未納入綠電,但這種說法與眼界都是錯誤又短視。事實上,歐盟、G7等或已承認核電為綠電,或已開始倡導國際多用核電(為減碳)、承諾不再反核;國際能源總署更是用白話文直接說:不用核電、不可能達到淨零碳排。

今日德國面臨因能源價格導致企業外移提高,其因在十多年前的廢核決策,決策者當年的總理梅克爾已下台回鄉養老;台灣走在德國後面也可能終究要面對此問題,而當年廢核決策者蔡英文也已下台、可以眼不見為淨,倒真應了蔡英文當時對李遠哲說的:2024年後不干她的事。倒楣的是民眾與企業,必須承受錯誤政策的代價與結果。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