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柯文哲說「要台積電就要核四」的對錯
日前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受訪說如果台灣要台積電不能不要核四,引來經濟部嚴詞反駁、側翼與1450全面圍攻。這句話或許有詞句上有可挑剔之處,但在政策含意上則是正確,蔡政府的非核家園天堂最後可能帶來能源與環境的災難。
日前柯文哲在上中天《盧秀芳辣晚報》專訪,被問到是否贊成重啟核四時,他說,「如果台灣還要保有台積電,不接受核四都沒辦法。你不可以說我要台積電,我不要核四,不可能」。
這番話引來各方反駁打臉,經濟部說經濟部打臉,台積電加入RE100,宣示使用100%再生能源,「但RE100並不包括核電!」核四爭議超過20年,沒有核四的這20幾年,台積電則成為世界看到「台灣製造」的關鍵詞,「將兩者劃上等號,並不符合柯主席歷來強調的科學精神。」:側翼則痛斥柯與現實脫節,不負責任、沒有國際觀.....。
如果只從字面來看,柯文哲說法未必正確。台積電當然是全台最大的單一用電戶,半導體也是耗費電力最鉅的產業,而且,越是尖端製程用電量越高,甚至達到台積電一個尖端製程廠(如3奈米或5奈米),用電量就超過整個東部、或是整個台南市。依照專業財經媒體彭博的估計,2年後台積電用電量就要占全台的12.5%。柯拿台積電當案例,原因即在此。
但問題是:台積電雖然用電鉅,但沒有一定非要用核電不可,因此說出「台灣要台積電不能不要核四」這句話,在語意上就未必正確、更容易被挑剔毛病。只要供電充裕,不論來自綠電、火電,對台積電而言都可接受。
只是就柯文哲此話的意義而言,主要是指稱台灣如果要繼續發展如半導體(台積電)這般耗電的產業,則無法捨棄使用核電,這個看法是比官方的詭辯來得真確。因為捨棄核電,台灣供電的選擇就剩下:綠電(水、風、光等)及火電(氣、煤),而綠電占的比例不可能太高,一來台灣發展綠電的條件不佳,二來綠電不穩定的特性,如占比過高會造成電網的不穩定,這代表的是火電比重要一直增加,結果帶來的排放增加與空污惡化,最後會讓經濟與民眾健康都付出代價。
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蔡政府一直在增加火電機組,已完成與規劃增建的火電裝置容量約2-3個中火,即使增加的機組多為天然氣發電,但火電的排放與污染仍難避免,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減碳成績在全球排名倒數幾名、許多專家認為台灣的零碳排根本不可能作到。
而官方與側翼都以核四從未發電,結果這20年台積電還是成長為全球半導體龍頭,來「證明」有沒有核四對台積電根本不重要亦無影響。
這是非常奇特又愚蠢的辯駁與邏輯;如果此說法與邏輯成立,那是不是所有興建與規劃中的電廠計劃都不需要,因為其不存在、台積電還是發展得很好。重要其實在未台積電用電高,為了滿足整體用電需求、又不能無限增加火電,核電就成為必要的解方。換個角度看,如果核四早早營運、核電又延役,則可減少2成左右的火電,在減碳成為各國首要之務時,這種作法是否更聰明又合理?
至於拿台積電加入RE100、且其不包括核電作為理由,說服力也不夠。不論是基於本身的理念、或是供應鏈客戶的要求,台積電可以追求百分之百用綠電,但就事實而論,台積電真正能用的綠電比例必然有其限度,因為張忠謀口中「一分鐘都不能停電」又要24小時生產運作的台積電,不可能倚賴不穩定、甚至時有時無的綠電,特別是夜間光電全部歸零後;再者,台電供電給用戶並不能劃分出用綠電還是火電,因此所謂100%綠電比較類似「購買贖罪券」而非真正100%用綠電。
經濟部在強調RE100時,特別強調是包含地熱、太陽能、沼氣、水力和風能,當中並不包含核能;但卻不提核電已獲歐盟認定為綠電,排碳是「零」,未來RE100是否納入來電雖屬未知,但也不能排除其可能;而以國家整體減碳的需求而言,完成排除核電更屬不智。
柯文哲那句要台積電就不能不要核四的話,在詞句上或許有可挑剔之處,但在政策含意與大方向上,則無錯誤,也正確指出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問題與後果;最怕的是耗費上兆搞民進黨的「非核家園」天堂,但最後卻成為碳排與空污的地獄,最後又終究不得不配置核電,才能同時滿足「充裕供電、減少碳排、降低空污」等3條件。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