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藐視人民,該當何罪?

抗議「國會擴權」參與者口中的「青鳥行動」扯出案外案,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5月27日在三立電視台《新台灣加油》節目中自爆,取得「青鳥行動」手機定位分析,得知參與群眾的年齡層,還與民眾黨19日「519草根決心行動」,以及1月13日前夕選前之夜的人流進行比對。引起軒然大波後,還以「手機信令資料分析方法」自清,宣稱地方政府大型活動與各大風景區,都有透過此方法進行大數據分析。

「監控資本主義」在民主台灣真實上演

這件事情令輿論譁然,甚至蓋過「青鳥行動」的話題熱度。其原因在於,民進黨政府自許的這個「民主國家」,甚至是賴清德總統520演說自我褒揚的「民主世界MVP」,原來真相並非如此,而根本是「楚門的世界」真實上演,又或者哈佛學者祖博夫(Shoshana Zuboff)提出的「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再現,商業科技壟斷寡頭與握有最高權力的政府,共構為出賣民主、全面掌控社會的政商運作模式。

近日網路上流傳一張政治迷因哏圖,「當你用了台灣手機傳笑話」,結果最後是王義川哈哈大笑。這張哏圖讓人完全笑不出來,而是人民悲憤無言到極點的自我嘲諷。一個又一個年輕的臉龐,在立法院外吶喊著「沒有討論、沒有民主」,結果民進黨人士竟然可以在小房間裡,看著他們的個人隱私資料,為著院外愈來愈多聚集的聲援人潮而振奮不已,還真是應驗了他們額頭上所綁著的「民主已死」布條,堪稱為一齣魔幻寫實主義的行動劇。

<cite>2024年5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藐視國會」法案,民進黨立委頭上綁著「民主已死」布條表達不滿。(資料照,蔡親傑攝)</cite>
2024年5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藐視國會」法案,民進黨立委頭上綁著「民主已死」布條表達不滿。(資料照,蔡親傑攝)

如果反覆觀看王義川在該節目的振振有辭,完全看得出來民進黨政府的要員們,為了滿滿的「青鳥」們而志得意滿,從而帶著傲慢的態度信口開河,向著電視機前面的「死忠」觀眾們,宣告他們在政治權力上的「全面勝利」。如此之趾高氣揚,讓人想起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時,立委吳秉叡的經典名言:「反對的人,將來選舉可以不要支持民進黨」。

民進黨需要發起「搶救王義川大兵2.0」

曾經發起「搶救王義川大兵」的民進黨,如今發現王義川「禍從口出」,為時已晚。除了發言人吳崢仍在想各種說詞替其「洗地」之外,包括警政署和他的老長官林佳龍都在做切割,藍營的新北市政府與綠營的台南市政府紛紛出面表示使用的是「去識別化」的中華電信統計數據,而北檢與NCC也就各自的管轄範圍開始展開調查。

事實上,疫情期間「天才AI大臣」唐鳳推行的簡訊實名制,當時就已經引發民眾對於個資恐遭到不當運用的質疑。《天下雜誌》2020年3月19日曾刊發一篇報導,指中華電信協助疾管署串連了台灣5大行動通信業者基地台訊號,可直接監控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者持有的手機位置。透過手機與基地台訊號做三角定位,即可查出確診者的歷史足跡;業者還聲稱,當時系統已擴充至可監控10萬人以上規模。

以色列右翼內閣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曾宣布將效法台灣這套「科技防疫國家隊」的做法,但他也坦言該技術可能侵犯隱私。我們必須要問,王義川所自豪的手機數據解析資料,是否乃「科技防疫國家隊」在疫情之後,轉型為民進黨政府「監控人民國家隊」的成果?

<cite>立法院5月28日續審國會改革法案,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手持「王義川爆料,民進黨手機訊號監控人民」標語。(資料照,顏麟宇攝)</cite>
立法院5月28日續審國會改革法案,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手持「王義川爆料,民進黨手機訊號監控人民」標語。(資料照,顏麟宇攝)

內政部統計處曾於2021年9月發布一份名為《電信信令統計之建置、分析與應用》的報告,其中第88頁白紙黑字載明「完全無揭露個資疑慮」。那麼王義川口中的人流年齡對比究竟是從何而來?究竟如何在集會的第一時間,王義川就能信誓旦旦地在政論節目上「炫耀」他所看到「未去識別化」的個資呢?

如同台大國發所所長劉靜怡在其臉書上所質疑的,「有依據有事實不一定等於合法合憲喔」。這些人民心中有違法違憲疑慮的問題,民進黨政府的官員們,難道不需要發起「搶救王義川大兵2.0」,出面向社會大眾解釋和交代清楚嗎?

「藐視人民」心態對台灣民主最大諷刺

就在王義川手機分析人流風波的同時,中國大陸的國安新規將於7月1日上路。大陸國家安全部於5月28日對外說明,查驗個人手機等電子裝備必須有「3查驗原則」,包括查驗前提明確、查驗對象明確、查驗流程明確。官媒《環球時報》以評論的方式為之緩頰,稱「所有人入境中國都會被查手機」的說法,「實屬荒謬至極!」儘管如此,還是止不了外界對此新規的憂慮。

台灣輿論在圍觀嘲笑大陸「入境查手機」的想像之際,其實更需要擔心的是台灣這個「民主社會」,執政者是否披著「民主」的外衣,行「監控」人民之實?而黨政人士對集會群眾行「數字化管理」的時候,又有什麼法源依據賦予他們如此作為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cite>立法院5月28日《職權行使法》修正三讀通過,場外仍有不少抗議民眾聚集,揮舞「我藐視國會」旗幟表達訴求。(資料照,陳昱凱攝)</cite>
立法院5月28日《職權行使法》修正三讀通過,場外仍有不少抗議民眾聚集,揮舞「我藐視國會」旗幟表達訴求。(資料照,陳昱凱攝)

這些問題,如果王義川無法講清楚,如果民進黨政府無法說明白,又怎麼好意思說國民黨與民眾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乃「黑箱」、「擴權」?用著「來路不明」的手機個資分析群眾背景,難道不也是一種對「民主」自我否定和自我踐踏的「黑箱」與「擴權」?

把人民當作是「呼之即至,揮之即去」的政治動員工具,用監控的方式抹煞民主社會人民應有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反映出來的就是執政者「你是民、我是主」的深層心理,亦即赤裸裸的「藐視人民」!「青鳥行動」支持者在立法院外手舉著「我藐視國會」的牌子,而民進黨人士則在節目上流露出「我藐視人民」的心態,真是對台灣民主最大的諷刺!

立法院於5月28日三讀通過「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新增藐視國會罪,明定官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之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萬元以下罰金。試問,藐視人民,又該當何罪呢?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