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選擇台灣?選擇美國?兩位「生意人」的年度最佳交易

拉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美國總統川普風光的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他的「美國製造」、「投資美國」政策開花結果:郭台銘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預計可為美國創造3000個優質薪水的工作、帶動1.3萬個就業機會。

這個金額是夠大,大得足以讓川普政府把他「當一回事」;而且是川普上台後第一個響應川普政策、落實成真成的國外企業;雙重因素,讓郭台銘成為台灣企業家和白宮主人同開記者會的第一人,享有白宮專辦記者會的高規格待遇。川普除了吹噓對每個相信「美國製造」的人而言,這是「偉大的一天」外,更稱讚富士康是全球製造業的領袖,「是世上最偉大的企業之一」、郭台銘是世上最棒的企業家……。

這應該是今年兩位政商界的「生意人」所作出的最佳交易!

郭台銘當然不會是為了能在白宮這個特別、高規格的記者會上「大大的露臉一番」而投資美國;對鴻海而言,是有其與主要客戶(蘋果)、全球佈局等考量,當然,最重要的是「配合川普政策」的回報─美國政府給予的各種優惠與配合。郭台銘響應投資美國,與官方之間的承諾與條件細節雖然尚未公布,但從投資案落腳起點威斯康辛州州長華克在白宮說,威斯康辛州將提供長達20年、30億美元的稅務優惠來看,優惠應該是夠好,而當地在水、電、土地上的配合顯然也不會有問題。

對川普而言,有外商如此積極響應、配合他的「美國製造」政策,一掃當初他提出「美國製造」政策時,外界指其政策不可能落實,「這些工作永遠不會回到美國」的唱衰與陰霾,當然是「龍心大悅」。更重要的是,郭董的投資不是「打嘴炮」,是實實在在的拿大筆資金、在美國設廠生產,創造的就業機會是實在的數字。

相較之下,上任前與川普會面,誇稱要「為美國創造百萬就業機會」的中國電商巨人馬雲,雖然也一度讓川普「龍心大悅」,但至今仍是空中樓閣,難怪日前馬雲帶著中國企業家到華盛頓,就得不到白宮的高規格對待,因為「你沒拿出錢嘛」。

不過,站在政府或是台灣社會的眼光,是否有其它感觸、遺憾?

鴻海不少投資設廠都是以中國為最重要基地,單是富士康的各種3c產品的代工、組裝廠,就有超過百萬員工,而且還在擴增之中;對鴻海的中國投資,或許台灣還可以說這些工作機會都是要利用大量低階勞動力的「勞力密集」產業,不適合在台灣設廠生產,「不要也罷」。但到美國投資設廠呢?我們總不能說鴻海在美國設廠是「為了美國低廉的勞動力」了吧?更何況,鴻海的投資其實早已不是低階工作機會而已了,其中有不少是工程師的職位,絕對不是所謂單純的低階勞力密集生產而已了。

而鴻海要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如果以台灣的民間投資來看,依照主計總處統計國內生產毛額(GDP)中的民間投資,每年金額大概是3兆台幣左右;郭台銘的美國投資約 3000億台幣計,就大概是占了一成的份量。不過,主計總處這個數字,其實是包含所有民間大大小小的投資─包含占比最大的廠商「更新設備」等亦列入,這與郭台銘這筆全然是新投資計劃不同。

要看新增民間投資的數字,可以看經濟部的另一個數字。經濟部一直有一個促進民間新增投資的小組,掌握與統計新增的民間投資數量。每年經濟部對此數字設定的目標值,大概是1兆出頭。如果拿這個數字來比,根據經濟部統計的新增民間投資數字,大概是1兆多,也就是說郭台銘這3000億的「投資美國」,如果能回來台灣,就相當於3成左右的新增投資了哩。

不過,台灣、或是政府,都好像對一家台灣企業出走百億美元的投資,一點都不憂心,甚至可說是無感。事實上這波受川普「投資美國」號召,帶走的不止鴻海而已,台塑、義聯、宏遠興業等都已決定赴美投資,全部投資金額大概在500億美元左右─而且還在增加之中。

因此,台灣顯然不能再用當年企業赴中國投資時,一句「人工低廉、勞力密集」來自我安慰,台灣的投資環境確實出了大問題。

之前鴻海集團高管在外界詢問為何不投資台灣時回答:因為台灣政府「冷冰冰」,台灣政府效率輸美國政府非常多,郭台銘甚至發出「台灣目前的風氣和一切,多說無益」的喟嘆,若沒有必要,他盡量不想回台灣。

而已選擇赴美國德州投資的台塑集團也說,美國政府對企業投資非常積極,台灣則似乎要把製造業都「趕走」。義聯則感嘆他們一個投資計劃,在台灣搞超過10年都通不過,只能被迫出走;而美國政府的效率是:義聯向美方提出投資鋼鐵產業,2周不到對方即回應要求公司提出土地、水電等需求數據。

而更諷刺的是6月中,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率團赴美參加「選擇美國」(Select USA)高峰會,政府頗以台灣代表團規模大、投資金額高為傲;官方說說「可能發生的投資大概有340億美元」;而新南向政策也如火如荼展開。

但他們似乎都忘了,政府真要支撐國內經濟、增加國內就業機會、甚至想「幫年輕人加薪」,最重要且最該作的工作就是:增加國內投資,而不是鼓勵或協助企業去這國、到那國作投資。政府該作的就是優化國內投資環境、留下投資,要企業「選擇台灣、投資台灣」。

企業最後是「選擇台灣」、還是「選擇美國」,有一個重點因素是取決於政府、政策,面對從80年代之後最大的「企業移民潮」,政府當然不能一付「事不關己」狀,更別蠢到「鼓勵企業他移」;總該想想如何改善投資環境、留下民間投資吧?別忘了,這些龍頭大企業如出走,帶走的可能是更多的供應鏈與關聯廠商。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相關報導
鴻海3000億赴美設廠,謝金河:招商全球化,只剩台灣逆向操作
鴻海赴美投資3000億 我駐美官員按讚:重要時刻的正確決定

相關新聞影音

【更多照片請點以下圖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