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黃仁勳踩北京紅線,底氣何在?

被封為「AI教父」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最近訪台掀起旋風,他說台灣是「最重要的國家」,演講中展示「AI世界地圖」中竟然有台灣、沒有中國大陸。相較於今年初黃仁勳密訪中國,與員工在年會上同樂。中國大陸佔輝達資料中心晶片收入的20%。為何黃仁勳不怕踩北京的紅線?

輝達旋風,可助台灣續命?

總統賴清德發表520就職演說,中共對台軍演兩天,台股在輝達帶動下狂漲,反而中港股市跌跌不休。黃仁勳和賴清德皆入列美國《時代》雜誌今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黃仁勳希望台灣成為「主權AI」的科技示範島,這與賴清德宣稱的政策發展方向若合符節。各界關切黃仁勳和賴清德這次是否會同框,一旦合體,恐又引發「科技台獨」的想像。

<cite>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次是第五度訪問台灣,所到之處萬人空巷,還被繪成美食地圖。(柯承惠攝)</cite>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次是第五度訪問台灣,所到之處萬人空巷,還被繪成美食地圖。(柯承惠攝)

近一年頻密訪台的黃仁勳,這次是第五度訪問台灣。所到之處萬人空巷,還被繪成美食地圖;他宴請供應鏈夥伴,一席就有兆元身價。與輝達合作的17所大學,樂得確保了招生能量。繼2022年在台北內湖成立第一座AI創新研發中心後,輝達宣布與鴻海集團合作,在高雄軟體園區設立AI研發中心,預計在2023年底完成超級電腦的建置,將提供運算力給新創應用、開發AI相關產品和服務。這也是為因應對手超微(AMD)將在台灣開設研發中心計畫。台灣刻正處於中美科技戰的戰略前沿。

退出中國,已做最壞打算?

然而,眼尖的網友也發現,黃仁勳在台行程頻頻「辱華」:先是稱台灣是「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後在台大演講秀出的「AI世界地圖」,竟然有台灣、而沒有中國大陸。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分析,黃仁勳之所以不怕踩北京紅線,因為輝達早已在「替中國市場的最壞情況作準備」。但其考量的因素恐怕還不止於此。

觀察輝達(陸譯「英偉達」)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可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令已逐漸發威。2022年,在美國對中國制裁之前,中國大陸加上港澳台,佔輝達收入的58%;美國本土收入佔比低,僅為16%。到了2024年,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之後,美國本土收入佔比已經升到第一,達到44%;中國大陸加上港澳的份額,萎縮至17%左右。

<cite>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結盟科技巨頭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聯盟,以對抗輝達。(柯承惠攝)</cite>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結盟科技巨頭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聯盟,以對抗輝達。(柯承惠攝)

雖然輝達的AI晶片非常搶手,但是面對同業的激烈競爭,加上美國的出口禁令,讓輝達在中國的發展舉步維艱。美國自2022年對中國制裁,禁止科技巨頭輝達、超微、英特爾等向中國出口高科技晶片。黃仁勳曾警告,對中國的制裁,可能會促使中國企業加緊自行研發替代產品,長期會損害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但是美國的出口禁令依舊持續收緊。

為了繞過美國的禁令,輝達為中國市場開發「特供版」的AI晶片,但這種產品被中國企業認為太過低規,要求輝達降價,價格甚至低於另一個競爭對手——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且在應用AI晶片的雲端領域,如中國網路巨頭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也是輝達在雲端服務領域的競爭對手。

內外交迫,還能領先多久?

雖然美國對中國科技鎖喉,但輝達不願輕易放棄中國市場。黃仁勳今年初也曾親自拜訪中國,身穿東北大花背心、手轉紅帕,與中國員工在年會上跳扭秧歌。但是其前景似乎蒙上陰影。到了2月,輝達財務長克雷斯(Colette Kress)透露,中國市場之前佔輝達資料中心晶片收入的20%至25%,但隨著中美科技戰如火如荼展開,中國市場的佔比份額,可能將驟降到5%左右。

另外,北京為了因應中美科技戰,要求企業採購本國企業製造的AI晶片,減少對輝達晶片的支出。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轉述當地科技媒體「資訊」(The Information)報導,中國政府要求阿里巴巴、百度、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採購當地製造的AI晶片,減少對輝達的晶片依賴。

<cite>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是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美聯社)</cite>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是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美聯社)

再來是輝達面臨強敵環伺。輝達在「AI革命時代」可說是獨佔鰲頭,但在百家爭鳴的態勢下,也出現諸多隱憂。對於輝達在GPU(圖形處理器)市場的一家獨大,肯定不是其他廠商所樂見,近期就有包括超微、博通、思科、Google、慧與科技、英特爾、Meta和微軟的八大科技巨頭宣布結盟,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聯盟,以對抗輝達,使其面臨內外交迫的形勢。

大國博弈,鎖在烽火前線?

提出「美中注定一戰」(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政治學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對《南華早報》表示,相信中國仍將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美國,中國每年培養出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畢業生是美國的10倍,如中國電動車對特斯拉的威脅就是一例。艾利森的研究團隊發現,針對美國實施晶片禁令後,中國對輝達採購晶片的數量變化,結果發現中方的採購量不降反升。艾利森認為,美國的制裁難免留下漏洞,中國方面也會設法繞過限制、尋找替代的供應來源,因此他不相信美國真能扼殺中國科技的起飛。

當前,「全球化」被徹底砸碎,演變成了兩個半球的「半球化」。對美中台局勢的看法,黃仁勳不認為會出現「末日劇本」,但也承認正在為「美中緊張局勢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而今夾在越演越烈的中美科技戰,以及當下急遽升溫的台海局勢,黃仁勳要如何維持企業最大利益,小心翼翼避免陷入地緣政治的漩渦,才是他更要努力克服的挑戰。而想要成為AI科技島的台灣,發展命運也被這兩股力量深深拉扯、左右。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輝達來台灣設廠落腳處在哪?9縣市搶攻表態喊選我 重演搶台積電大戲
輝達股價狂飆!黃仁勳躋身全球14大富豪
黃仁勳去的熱炒店多厲害?連五星級酒店師傅都愛吃
馬斯克黃仁勳巨星格局大不同! 謝金河:黃仁勳高明處2點勝出
看黃仁勳自信演講 一票台大生哀號:陷就業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