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邪侵脾經 助長眼結石

民眾可能不知道,眼睛也會長結石。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志芳醫師表示,眼結石就是結膜結石,傳統中醫認為,這種結石是風邪侵入脾經、留連在上下眼瞼所致,過了一段時間鬱而化熱、津液生痰,最後瘀阻瞼內,積久化成結石。 陳醫師指出,眼結石並不是眼裡真的有石頭,也不像肝膽或泌尿道結石般含有「鈣」成份的結石,而是由一些嗜酸性、沒有固定形狀物質所組成,結石大小從○‧五公厘到三公厘都有,數量也從一顆至幾十顆集結在一起都有,而且上下眼瞼內均可形成這種結石。 陳志芳進一步指出,現代醫學認為,形成眼結石的主因是結膜受到長期刺激或慢性發炎所引起,然後就會形成黃白色、有硬感的小砂粒,如果結石體積太小、未穿出結膜時就不會產生症狀;如果結石體積太大、已穿出結膜時就會磨擦角膜,進而產生刺痛感、異物感。 眼結石好發於中年老人、經常受到風砂吹襲的人、配戴隱形眼鏡的人、睫毛易掉落到瞼內的人,以及患有砂眼、乾眼症、慢性結膜炎等眼疾也都容易長出這種結石。不過,沒有症狀的眼結石,其實可以不用太在意,因為過度處理容易促使結膜結疤,最後造成結膜表面不平,患者反而有異物不適感。如果產生刺痛感、異物感,建議由眼科醫師處理比較好。 一般民眾應注意,中醫認為,眼臉與脾胃相應,眼瞼無病、脾胃健康,所以眼結石常跟脾胃鬱熱有關,因此,建議民眾避免吃太多辛辣、烤炸、鹹燥、油膩等熱量高、易上火的食物,以便避免脾胃鬱熱。 陳志芳醫師表示,挑除眼結石還是找眼科醫生比較好,因為眼科醫生具有儀器設備,可將結石挑乾淨,同時也比較衛生安全。不過,中醫療法能夠恢復臟腑功能、調整人體免疫機制,因此,建議中醫、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比較好。 陳醫師指出,患者一方面可以長期使用眼藥水,另一方面還可搭配內服中藥方,可望使症狀獲得明顯改善,治宜清除脾胃鬱熱,適合用當歸、白芍、黃連、梔子、連翹、黃芩、大黃、桔梗、木香檳榔、薄荷、甘草等中藥材。由於眼瞼生病多責之脾胃,所以應調理脾胃,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療效。 服用中藥的好處就在於使患處不致發炎或感染,甚至促使小結石不致變大又再生症狀,當然,鬱熱火氣消除之後,結石就不容易長出來。預防保健方面,中醫認為,眼結石主要是風邪侵犯脾經所造成。所謂風邪,這裡泛指能夠慢性刺激結膜的刺激原,包括風砂、病菌、過敏原、隱形眼鏡等。 因此,想要預防眼結石,就得先防範風邪,亦即避免眼睛結膜受到風邪所傷,進而引起慢性刺激、慢性發炎,最好的方法是儘量減少外出,如果要外出,記得要保護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