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相呼愛民聲/董江竹

董江竹

近日,京畿之地,暴雨成災。昨夜德州,又傳震情。天災人禍,災氣日重,恰人間摯念冀官民同聲共振度難關之際——

風聲雨聲微信聲,但聞原河北電臺駐邯記者站長趙金海,在“今日頭條”諸平臺及“朋友圈”,刊發《我是縣委書記,我最後撤!》,記敘原磁縣縣委書記程書民當年在水災中,救助村民脫險的豪邁壯舉和愛民情懷。

瀟瀟雨歇間,從老新聞人趙金海至今猶憶“當年縣委書記”程書民臨危不懼救災民、心系百姓的讚譽中,我亦複記起與程書記曾經的過往交集——

記得上世紀80年代中,我在雞澤縣報導組任新聞幹事時,寫過一篇青年婚戀報導《姑娘被拋棄之後》。此稿先後在中青報、青春歲月、邯鄲日報等報刊發;引起時任縣紀委書記程書民關注。一次,他在縣委院中迎面見我道:”小董是吧?“接著詢問“主人公“現狀,請我轉達鼓勵其樹立生活信心等勵志話語。從此,他成了”見面談新聞“、準確說出我新發稿題目、日期的一位縣領導……特別他對新聞解讀、新知闡釋,對歷史事件/名人佳話、甚或對機械原理的描述,都顯得博智通透;他豪爽,儒雅,其人格魅力自給人一種向上指引力量。

後來,程書民到磁縣任縣委書記。我在《邯鄲晚報》採訪部時,一次隨市委組織部官員到磁縣採訪。中午在招待所就餐,恰遇程書記到席間與大家“見面”,一見我便驚喜道“小董呀!飯後去我辦公室坐坐”。於是,我隨其到縣委主樓他辦公室兼寢室拜會老領導。程書記親熱地請坐,彼此落座後,他說“常見小老鄉大名,發稿量大呀”;並詢問我兒子的教育情況。鼓勵我要在“新聞戰線”幹出個範長江、穆青模樣……他之赫赫長者風,軒軒盟鄉情,實令小老鄉感佩亦複自慚形穢。

談笑間,我發現,他這縣委書記辦公室十分簡樸,從辦公桌、到茶几沙發的陳舊樣式,實不像大縣書記“值得擁有”的“磁縣場景”。尤其兼做臥室里間狹小逼仄,連空調都沒裝;一張床鋪的蚊帳邊角纏壓著小葉輪電風扇…… 我讚歎他儉樸自愛。他笑道,“這小風透體吹著,涼涼快快多好。”不貪圖享受,是為官者至為可貴品德。特別磁縣報導組同仁對程書記“親民無官架”的感佩,我確信,正是清清爽爽做官,心系民眾,才底墊了他人生豪邁踏浪行英氣。故而,在百姓遭受困苦時刻,才顯露出程書民——“我是縣委書記,我最後撤”的壯闊情懷。

大愛築公道,德厚憑延伸。再後來,程書民到市民政局任局長;我成《燕趙都市報》駐邯記者,恰“本報”多民生問題採訪他。尤其他出席新聞發佈會,我都到場“首問”。時感他一腔熱忱常念社會民生,心系百姓疾苦對救災工作真情至深。那年,南方水災時,我見市委院內操場,幾十輛卡車裝滿冬瓜、紅/白蘿蔔蔬菜和防災備裝,正尋思寫一篇,恰巧吹響“邯鄲支援災區車隊”集結號的程局長走到我面前,笑問:“大記者,邯鄲這愛心奉獻如何?”我稱陣仗極震撼,“現場採訪”了準備出發的他……惜此訪談後,我離邯轉港媒駐京/津兼職,再無見過鄉誼賢達程公……

圖:作者在磁縣程書記簡樸辦公室,聽其袒露擔責為民情懷,暢談世象人生。(圖:董江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