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追追追1】工業局局長第一手「內心話」 堅持推國產化為一理由

工業局局長連錦漳特別接受《鏡週刊》獨家專訪,暢談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現況與未來政策可能的變化。
工業局局長連錦漳特別接受《鏡週刊》獨家專訪,暢談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現況與未來政策可能的變化。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期(3-1),五家風場開發商於日前完成簽約程序後,接下來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二期(3-2)選商遊戲規則備受注目;在草案正式公布前,上任一年多的工業局局長連錦漳特地接受《鏡週刊》專訪,暢談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以來的心路歷程。

連錦漳除親自解說國產化勢在必行的關鍵原因,更針對外界質疑國產化成本高出國際50%說法也做出澄清,指出經過廠商與開發商共同的努力,目前國產化的平均成本只比國外貴了15%至20%%不等;然而,透過在地供應可大幅減少運輸成本,整體來說,本土業者的成本競爭力可望逐步提升。

「講實在,離岸風電推國產化蠻辛苦的,但這一定要推,如果不推,以後你(台灣風場)的運維,恐怕會出事。」連錦漳特別拉高音調說明。

毫無疑問,離岸風電將是未來政府能否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重要關鍵。然而,在加速風場建置之餘,政府也始終未放棄推動國產化的念頭,希望讓台灣企業也能在離岸風電產業立足。只是,國產化的相關規定,隨著國內業者在投資門檻、量產能力與成本等等因素考量下,也一直飽受外界各種批評,甚至被質疑是阻礙風場如期建置的關鍵。

面對這些批評的聲浪,連錦漳一開頭就向本刊再三強調,國產化勢在必行,「即使我以前在標準局,也是主張一定要國產化。」連錦漳說。

政府為何如此堅持?連錦漳點出了運維這項重大關鍵因素。連錦漳向本刊表示,在他看來,離岸風電從設計、製造、開工到最後運維有四個階段,其中,設計的部分,國內廠商目前或許尚無法全程參與,但中間的製造目前透過國產化讓台灣業部分開發。然而,將時間拉長來看,一個風場至少要運作20年,這一切都不是真正的重點,重點就是得把運維落實在本土。

「你想想,一個風機若要維修,若我們沒有自己建立一些技術能量去維護,不會做,外商這時跟你說維修零件要三個月才能抵達台灣,而一台風機只要有在轉,才能發電,開發商才能收到錢,大家能這樣等嗎?」

連錦漳再三強調,離岸風電占國家再生能源的配比不低,任何一支風電只要因運維得停機,勢必影響供電,對開發商來說,穩定的發電也等於穩定的營收,倘若一些例行損耗性的零組件能由台廠補上,只要兩天就能修好,運作順暢,就是再生能源穩定的保障。

台灣離岸風電發展自第二階段潛力場址納入國產化政策後,水下基礎等項目的技術與品質已趨於穩定成熟,交期也漸趨穩定。(世紀風電提供)
台灣離岸風電發展自第二階段潛力場址納入國產化政策後,水下基礎等項目的技術與品質已趨於穩定成熟,交期也漸趨穩定。(世紀風電提供)

話雖如此,疫後全球通膨趨勢形成,加上離岸風電多了海洋到陸地這一段電路輸送,打樁更深,風機越做越大,都讓外界質疑國產化的成本下降不易,甚至還有高出國際50%的說法?

「沒有外界說的那麼高啦,這是因為比較基礎不對等。」連錦漳急忙駁斥、澄清,並進一步指出,原材料、人工漲價是全球的趨勢,因此也讓有些國產化的項目,成本跟著上漲;而且很多人不明就裡就把風機裝置容量9.5MW(單支裝置容量)的建置成本,拿來跟最新最大的14MW風機一起比,這顯然並不對。

言下之意,連錦漳希望大家在看待成本問題、比較時,應該要以同一規格為基礎;此外,國產化初期成本確實較高,但第二階段潛力場址納入國產化的項目,許多項目投入至今,技術已趨於穩定成熟,成本也已同步下降;剔除掉通貨膨脹的因素,很多國產化的項目隨著經濟規模放大,在3-1其實售價是更有競爭力的。「我們或許還是會稍微貴一點,但是沒有外界說的50%,或許貴個15%、20%是有可能。」連錦漳說。

話鋒一轉,他更指出,成本不能只看單項,尤其在地供應有在地供應的優點,光組裝時間大幅縮短、送完就可直送碼頭,總體的經濟效益是較高的。

對此,陪同連錦漳一同受訪的金屬中心專案經理呂金原也補充,看成本不能只看實體製造,還有無形的成本得納入考量,尤其從國外進口得等船期,只要一個環節不順,裝機時間就可能拖延,在地不但少了這層風險,等於也免除等待組裝的時間成本。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風電國產化追追追2】國產化四大天王出列 工業局局長獨家爆料未來的新星
【風電國產化追追追3】從套餐變自助餐 離岸風電3-2期國產化鬆綁規則首曝光
離岸風電247座風機與海葵颱風直球對決 新都市傳說正式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