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防災預警強化 力求農業創新!

「颱風來」防災預警強化 力求農業創新!

台灣的農業享譽全球,但是一碰到天災總是讓許多農民苦哈哈,農委會現在配合新科技,不僅加強農民的自主防災力,也聯合氣象局提供精緻化的災情預報,力求減少農民的損失!

颱風一來、暴雨侵襲,多處水淹到膝蓋,甚至造成道路斷裂,農作物更因此嚴重受損,這可讓看天吃飯的農民們,叫苦連天。

蔥農林東海:「颱風來如果雨水跟風力過大的話,我們蔥的受損,會蠻嚴重的,你如果風跟雨都夠大的話,有時候可以損失到90%以上。」

果農董昱劭:「一般像這種(芒果)採收後的受損,大概最嚴重的時候,是只剩下20、30%。」

近年極端氣候變化大,如何防災,已經成為政府的重大議題。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這樣的一個災前預警,其實我們結合過去很多,歷史災害的圖資,透過這樣圖資的套疊,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這一次的災害,比較大的風險區在哪裡,用這樣把過去的歷史圖資,包括一些精緻化的預報跟預警系統,讓農民可以更早知道訊息。」

從過去著重事後救災,轉成積極防範,以颱風的預警機制為例,過往作法,是由根據氣象局預報資料,再交由權責單位判斷,發送新聞稿,呼籲農民防災,而現在收集預報資料後,是交由國家防災中心研判,再由農試所,套疊農作物圖資,標示作物的受損區,給予防災建議,回報災害中心後,再透過社群跟新聞稿,呼籲災熱區的農民積極防災!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過去災後勘災的部分,都是用人到現場去看,但現在有很多的無人機,運用的層面非常廣,所以我們現在農業的災損,也開始逐步用無人機,去做這些(颱風)災損的勘災。」

不管是災前的預報、災中APP通報,還是災後無人機的協助勘災,現在除了科技全面進化,也提升災後復原速度,想辦法盡量減少農民損失。(民視新聞李宜蕙、李建緯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