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卡努:東亞地區遭遇近期第三個颱風,吹襲沖繩後迫近台灣

People stand by a rail amid floodwaters after the rains and floods brought by remnants of Typhoon Doksuri, in Zhuozhou, Hebei province, China August 3, 2023.
中國北方多個城市受到了颱風杜蘇芮的影響。

颱風「卡努」(Khanun)橫掃日本南部,在沖繩縣造成至少兩死、近60人受傷,逾16萬戶、即四分之一家庭停電。

「卡努」逼近台灣,多個縣市停工停課,包括北部的台北、新北、基隆,以及東部的宜蘭、台東縣蘭嶼鄉以及綠島鄉,幾十架次航班取消。

這個數周內吹襲東亞的第三個颱風,恐加劇北京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降雨。迄今,這場暴雨在中國造成至少34人死亡。

專家指在全球暖化下,這類極端天氣將越趨頻繁。

日本氣象廳預測,「卡努」8月4日往東北方向移動,下周可能登陸日本九州、四國與本州等地區。

台灣中央氣象局表示,「卡努」因導引氣流不明顯,龜速慢行甚至有滯留現象,預估離台灣較近的時間點將是3日深夜到4日凌晨,靠近的過程中風雨都會逐漸增加。

中國中央氣象台則在8月3日發佈颱風藍色預警,預計「卡努」3日夜間至4日上午在浙江南部近海海面迴旋少動,之後向東偏北方向移動,趨向日本以南洋面,強度逐漸減弱,但對中國沿海地方仍有影響。

「卡努」是繼「泰利」(Talim)及「杜蘇芮」(Doksuri)之後的又一個颱風。此前,超強颱風「杜蘇芮」(Doksuri)侵襲菲律賓和台灣,造成30多人死亡。

Rescuers use rubber boats to transfer trapped people after days of downpours brought by Typhoon Doksuri on August 2, 2023 in Zhuozhou
「杜蘇芮」導致的洪水,讓北京近郊的河北涿州道路變成了河流,水面已經逼近了交通指示牌。

「卡努」周三首先吹襲日本沖繩縣,中心風力每小時180公里,陣風高達每小時252公里。當局疏散70萬人並關閉那霸機場,近900班航班取消。

現時正值沖繩暑假旅遊旺季,往年的這個時候,如此強烈的風暴在日本並不多見。

但科學家早就警告,全球暖化將增加風暴和熱浪的強度及頻率,而這兩種天氣在上個月都襲擊了亞洲部分地區。

新加坡管理大學城市氣候學教授周祥龍(Winston Chow)將極端天氣比作輪盤賭博遊戲,人們在紅黑色方格上下注。他說由於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即球落在紅色方格上——發生的機率增加了。

他說:「我們排放的廢氣越多,黑色方格變成紅色的就越多,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更頻繁地把球打在紅色方格上。」

自上周末以來,在三場暴風雨的共同影響下,中國京津冀的部分地區淪為澤國。

據中國官媒報道,北京遭遇140年來最大降雨,打破了1891年創下的記錄。北京、河北等地疏散近百萬人,暴雨至今造成上述兩地至少20人喪生。

位於北京西南方的河北涿州市為重災區,該地匯聚多條河道,許多民房的低樓層遭淹沒,多人受困。截至8月1日上午,該市受災人數已達到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大片郊區仍被洪水淹沒,約30萬人流離失所,水壩因河流暴漲而有可能決堤。

上周,「杜蘇芮」導致馬尼拉東南部海面一艘渡輪傾覆,船上26名乘客喪生。颱風還摧毀了當地基礎設施,引發火災和洪水,學校和企業要關閉。

在颱風吹襲前夕,東亞大部分地區受熱浪侵襲。

7月中旬,日本全國有9000多人因中暑入院,中國新疆一個氣象站甚至錄得攝氏52度高溫,創下該國高溫紀錄。

《地球科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1年曾發表一項研究,調查了1979年至2016年間颱風的影響,預計到21世紀末,颱風對陸地的破壞力恐增強一倍。

Typhoon Khanun forecast track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8月1日發佈的颱風「卡努」預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