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要來了 專家估「最多約21個」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意味著夏季天氣型態的到來,日前梅雨鋒面也已離開台灣,緊接著要來的便是7月的颱風季,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務公司總監賈新興便在今(21)日指出,最有利颱風生成的環境,將在7月25日後逐漸明顯。

賈新興18日指出,下半年颱風生成數長期氣候平均範圍為19個至23.4個,不過綜合資料研判,下半年颱風生成數比長期氣候平均略少,預估約17至21個。

今日賈新興也在再度於臉書提醒,有利颱風生成環境指標顯示,7月下旬開始建立,7月下旬後半成型。他透露具體時間預估為7月21日起,環境會漸漸生成,而到了7月25日、26日會形成較明顯的半成型。

至於近日天氣,中央氣象署指出,週六、週日(22日、23日)因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晴朗炎熱,高溫普遍可達32到35度,特別是西半部近山區或河谷、花東縱谷有局部36度高溫發生的機率,範圍也有擴大趨勢,外出活動請務必多補充水分、慎防熱傷害。

部分地區留意36度以上高溫。(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降雨方面則較趨緩,氣象署提醒,偏南風迎風面的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清晨至上午因海陸風輻合作用,中南部地區也有零星短暫陣雨。

賈新興也提到,23日至24日,觀察南海熱帶擾動發展狀況,目前資料顯示,其朝海南島及越南北部方向移動的趨勢。24日午後,北部及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雨。25日清晨彰化以北有局部短暫雨,恆春半島及台東亦有零星短暫雨,午後山區、中南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

此外,賈新興表示,短期氣候趨勢顯示,7月上旬降雨仍以偏少機率高,7月中旬後半留意南方水氣增多的趨勢,並持續至7月底。不過因超過五天後的預報變動度大、不確定性較高,還需要留意最新的預報資訊。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脫臼坐博愛座遭質疑 毒物專家:難道要表演手掉下來
基隆電動機車補助限額 民眾夜排卡位爆亂象
4張億元大樂透沒領 幸運兒資訊一次看